1月22日,據“子扉我”公號報道,青年長江學者、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張紅教授發表于《環球法律評論》2010年第1期的論文《19世紀德國人格權理論之辯》涉嫌抄襲。
據“子扉我”公號曝光的照片,《環球法律評論》編輯部于2017年1月6日發布《本刊聲明》,稱經舉報并核實,張紅涉嫌抄襲一文與德國學者Klaus Martin在先所著作品高度雷同。
“本刊決定撤銷張紅署名的《19世紀德國人格權理論之辯》一文,目前已聯系相關文獻數據收錄機構將該文從數據庫中刪除,并建議讀者在引用相關內容時直接參考德國學者原書。”編輯部還稱,“我們強烈譴責這種學術不端行為,并希望學界繼續給予監督。”
2月26日,《環球法律評論》主編周漢華向澎湃新聞表示:“看我們第一期雜志吧,該說的《聲明》都已經說了。”
“(對此)校方有舉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楊燦明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校方也和編輯部取得聯系,“他(張紅)院里的職務——副院長,還有其他學術職務都辭掉了。”
“我們也還在調查和處理過程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負責科研的副校長姚莉稱。
澎湃新聞記者聯系到張紅。他表示對此事“沒有回應”:“這個事情就這樣了。”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官網有關張紅的資料頁面,于2017年1月13日(《環球法律評論》編輯部發布《聲明》后)更新。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官網,澎湃新聞記者在“領導隊伍”一欄確實未見“張紅”的名字。在更新于今年1月13日的法學院教師資料頁面,張紅的“職務”一欄空白,不過他依然是碩導和博導,“個人簡歷”中也提及他是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之青年學者。
張紅于2016年5月已是該校青年長江學者,考察期間全職在崗。據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網2012年一篇名為《青年教師張紅博士入選武漢十大杰出青年》的報道,張紅出生于1982年,2000年考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2006年獲法學碩士學位,2009年獲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學位,2010年獲德國奧斯納布呂克大學博士學位后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投身教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