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天河公園周末的相親角
相親經: 差一厘米也不行
李伯女兒名校碩士畢業,如今在事業單位工作,在李伯心中,女兒“才貌雙全”,無奈,總碰不到合適的,尋尋覓覓便晃悠到了35歲。久為女兒相親的李伯熟知相親市場的結構性矛盾:大齡優質女與低收入男難找對象,他心中也有一套成熟的“相親經”。
首先對方學歷不能低于本科,談到學歷李伯頗有些興致。在天河公園蹲點三年,他發現高學歷女孩遠多于高學歷男孩。“我在這只看到十來個男孩學歷達到博士,女孩是博士或海歸的則有大把。”然而,盡管高學歷男稀缺,但李伯并不愿放低標準,“即使對方不是碩士,至少也要是本科,不然沒有共同話題。”
身高也是硬性條件,李伯女兒一米六,他覺得男方怎么也得比女兒高十二厘米以上,差一厘米也不行。“你想啊,如果對方只有一米六幾,以后生的孩子豈不是很矮?”身高不符合的,即使其他條件再合適李伯也不愿意和對方多談。
年齡更是重點關照對象,年齡比女兒大五歲以上的便不在李伯的考慮范圍內,這一點同在天河公園相親的另一位家長也頗認同,他總覺得40歲以上還未找到對象的男人“不太保險”。年齡比女兒小的李伯也一概拒絕,女兒有個比她小四歲的追求者,打電話詢問李伯意見時,他勸女兒,“要堅持自己的想法”。但心里對男方的年齡不以為然,“從家庭的角度看男的比女的心理成熟慢,萬一結了婚,就是姐姐帶弟弟,一生都要操心。”
對于收入,家境小康的李伯卻不太在意,“只要一報職業我就知道收入,我們不求年薪百萬、幾十萬這種,只要穩定就行。”穩定的工作當然不包括創業,只要聽到對方在創業李伯也會毫不猶豫地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