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生小侯為了緩解手頭緊張,借款4萬元,誰知卻在高利貸的層層套路下,掉入“深淵”——— 半年時間,欠下貸款100多萬!
這是南都記者近期收到的一個大學生父親的報料。無獨有偶,在廣東務工的武先生也向南都記者求助,其兒子大四期間向多個互金平臺和借款公司借款,貸款年化利息均超3 6 %,部分甚至高達2000%以上。
南都記者多方采訪發現,學生群體深陷高利貸并非個案。壹寶貸總經理羅浩杰表示,由于學生群體貸款需求旺盛,但自我保護能力和法律意識淡薄,正在成為高利貸的新目標。“校園貸成為高利貸的主要市場。”廣州安易達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北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部分民間金融公司向校園發展業務中采取了拉人頭的方式,靠學生之間互相介紹,給予提成或者減免利息,讓高利貸在校園蔓延。
案例1:
借款4萬,借條卻打了9萬元
因為借款4萬元,最終卻背上了超100萬元的負債。“這事如果不是發生在我兒子身上,我都不信。”上海的侯先生近日向南都記者報料,兒子小侯遭遇高利貸,在民間金融人士層層套路下,不斷拆東墻補西墻,半年時間竟欠下100多萬元的債。
侯先生告訴南都記者,事情發生在去年6月,在上海讀大二的小侯收到一條“校園貸”的短信,稱可以為學生族提供分期貸款。因恰好手頭緊,小侯動了借款的心思。“在上學的時候有兼職,就想著先借了然后慢慢還掉。”小侯告訴南都記者,他沒想到的是,正是這條短信讓他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小侯稱,他聯系到了借款者李某、馮某、歐陽某等人,第一次借款被帶到上海一家飯店,從飯店老板處借款5萬元。“但實際到手只有4萬,借條卻打了9萬元。”小侯說,5萬的借款,對方要求扣除2000元上門費和8000元中介費。至于9萬的借條,對方告知,若按時還款無需按借條還。
根據約定,小侯每半個月按約定還款2000多元,一共還了3期。但到了第4期,借款的飯店老板突然提出,要求立刻還清所有借款。“兼職賺錢,怎么還得起。”就在小侯不知如何是好時,歐陽某再次出現,并稱可以幫小侯“平賬”。
小侯稱,他就這樣被帶到上海源達大廈,向其中一家公司借款1萬元。這一次,被要求一個月后還款1.3萬元,而需要打6萬元的借條。在到手的1萬元借款中,中間人歐陽某和借款公司分別抽取了1500元手續費和2000元中介費,小侯到手的資金只有6500元。
小侯表示,為吸取第一次借款的教訓,第二次借款后的第15天,他湊齊1.3萬元到借款公司還錢后,卻被告知提前還款屬于違約,要求他償還6萬元的違約金。而且,一群大漢將他帶到一輛車上威脅拿不出錢,不放人。
小侯稱,走投無路的他只能再次找到歐陽某。歐陽某再次把他帶去找飯店老板。“打了一張12萬的借條后,要求每月還利息1.2萬元。”小侯說,借款者還“寬慰”他,本金可以等拿得出來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