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星宇的外形與他正在做的事兒,怎么也搭不上邊。這個大眼睛、高鼻梁的上海本地男生,如今長期在湖南湘西農村生活——住在豬圈隔壁,沒有自來水,使用旱廁,每天睡在石板床上,伴著豬叫聲入睡。
你可能無法想象,這個身高1米8多,因為長相帥氣、很像明星楊洋而被很多校友、老師稱為“小楊洋”的男孩,一年多前,還在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紐約上學,再早幾年,他曾背包游遍大半個歐洲。如今,卻在中國最貧瘠的湘西農村落下了腳。
“想要改變些什么,我給自己兩年時間,好好做些實實在在的事兒。”汪星宇本科畢業于復旦大學國際關系專業,曾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交流學習一年,研究生畢業于美國紐約大學的國際關系專業,而如今,這個自嘲“吃著麻辣燙,操著國際大事心”的男孩,暫時放下了國際大事,想要實打實地去改變中國農村現狀,“只能做一點點事,希望積少成多。”
他創辦的“鄉村筆記”公司,將為初高中階段學生提供“鄉村場景下的教育服務”,順便,改變鄉村“一點點”。
湘西:上海男孩的選擇
“鄉村筆記”的創業團隊學歷之高,令人驚訝。除了紐約大學碩士生汪星宇,還有一名同濟大學設計系的研究生,一名北京大學的本科生。汪星宇最鐵的合伙人——復旦讀書時的室友金一斐,畢業后在上海市奉賢區團委工作,曾被列入奉賢區儲備人才隊伍,仕途光明。
但這些人,都不約而同地對湖南湘西那些不通水、不通電、只有旱廁的農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最早接觸公益,是在復旦大學念書期間。汪星宇和金一斐兩個大男生,為了陪同宿舍好友追女生,一起在校園里報名參加了歐萊雅校園義賣活動。他們與女生一起組隊,像運營一間小型商貿公司一樣設計方案,從進貨、宣傳到銷售,完成一大批歐萊雅捐助的化妝品義賣。
“對公益剛有一些了解,就臨近畢業了。”汪星宇后來通過復旦大學交換生項目,去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待了一年。這一年里,他背著書包、住著Airbnb走遍了北歐各國的大街小巷。最愛去的,是北歐鄉下的各種小鎮,“風景秀美,民風淳樸,生活安逸。”
汪星宇從小生活成長在上海,小時候,他住在位于上海周浦鎮的農村。對鄉土有著天然的眷戀。上中學后,父母帶著他舉家搬到了上海市中心,“從沒吃過苦,總感覺農村就應該像周浦的村子一樣,遍地桃樹、十里桃花。”
在美國讀研期間,他到過硅谷農村、波士頓農村,在抵達湖南湘西之前,這個從小就在中國最發達城市和歐美發達國家見世面的典型上海男孩,從不知道農村還有另一番景象。
畢業后,當大部分復旦學子都奔著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國際知名咨詢公司去掙高薪時,這個不著急掙錢的上海男孩向父母申請了兩年時間,做一些與鄉村有關的事兒,“覺得農村很美,再玩兩年。”
專門幫助中國農村農民賣土特產的社會企業“黑土麥田”吸引了他的注意。加入之前,汪星宇獨自背起行囊,跑到這家公司正在進行中的一個項目現場去“暗訪”。這個“現場”,就是湖南湘西花垣縣夯來村。
坐一晚上火車到達湖南懷化,再從懷化坐大巴車一路顛簸到了村口。站在村口的一瞬間,這個穿著呢子大衣、修身小腳褲的上海男孩驚呆了。這是一個“又字型灣”,村子在山谷下邊,從村口進村要穿過一條270度的斜坡。
進到村里,汪星宇用“世外桃源”來形容美景。“除了生活不一定安逸,其他和北歐、美國農村沒啥兩樣。”他默默地想,除了賣土特產,自己還能為這美麗鄉村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