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實很殘酷,汽車的核心零部件產業鏈被國際上巨頭企業壟斷,袁博團隊的研發成果很難打入市場。
“這次創業從商業上來說是失敗的。”袁博深深觸動,他發現創業如果不重視市場,即使有最好的研究成果,也是死路一條。
隨后,袁博從一項電動車充電產品中獲得創業方向的啟示,因此在研究出智能充電技術之后,首先將這項技術用于電動車領域。
近幾年便捷時尚、個人出行的概念風行,推動了電動車行業的消費升級和用戶群體的重塑,使得電動車在全國范圍內擁有兩億的保有量,并且每年保持3000萬輛的增量。
因此袁博將現階段公司的研發和產品目標定位在“個人便捷出行”領域,通過設計智能快鋰電池組充方案,實現軟硬件產品配套,從而將電動車的電池效能進行優化。
確定創業方向后,他開始做市場調研,通過互聯網檢索,歸納國際市場對新型充電器的需求以及現有市場的現狀。
市場調研后,袁博發現,大多數企業把注意力放在對電動車、服務機器人、電動物流機械等新能源各類應用本身的開發上,而對能夠直接影響生產力發揮、終端用戶體驗和制造商維護成本的充電技術卻不夠重視。
在他們的實驗室,大大小小的電池和電力測試設備堆滿桌面。他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直到研發出第一批樣品。
從2009年開始,他們不斷進行底層充電方法的研發,形成獨特的領先充電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