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的求職讓廣州女生小宜驚慌不已。辦理入職手續時,公司員工用她的手機和百度賬號貸了1.88萬元。經過幾天報警和不斷投訴,目前已經取消了這筆貸款,但她仍然心有余悸。
貸款記錄截圖
12月8日下午,廣州女生小宜向中國青年網記者講述這次求職。
22歲的小宜今年6月從大學畢業,上個月她通過智聯招聘找到了廣州一家名為匯才軟件公司的一份美術設計助理工作。11月26日按照公司人事部門的要求,她到指定的公司地址面試。面試時她發現,現實中的公司名為達內科技。猜想或許兩家公司有合作關系,小宜沒有多慮。面試當晚她就接到了面試合格的通知。
12月3日她到公司辦理入職手續。面試她的一位程姓工作人員告訴她,入職這家公司需要參加一個名為“UID”的職前培訓。培訓2到4個月,培訓期員工不用交培訓費,一月能拿到2000元“助學金”。但公司約定培訓結束正式入職后,公司會從新員工每月工資中扣取1000元,補交“培訓費”,連扣12個月。按其所稱,扣完后還能領到每月四五千。小宜接受了,并按照工作人員的要求簽下了一份培訓協議和一份保密協議。
培訓協議和保密協議
隨后該公司工作人員程女士告訴小宜,公司和百度錢包有合作關系,入職時需要注冊百度錢包,于是就拿小宜的手機,幫她完成了百度錢包的注冊。期間程女士和公司前臺的工作人員,還用小宜的手機拍了一張她手持身份證的照片。
隨后程女士將手機還給小宜,開始和她聊天。當時手機里不斷收到短信,小宜說自己出于禮貌,聊天期間沒有看手機。回到家才發現,自己收到的是貸款短信。自己的賬號通過百度錢包貸了18800元的教育分期貸款,需要分期償還2.3萬元。
與程女士聊天記錄
小宜發現以后,立即與程女士聯系。而程女士則表示,自己是一家上市公司,“不差你這一萬”,小宜可以周一來退貸款。隨后程女士給小宜講起了自己的和自己學生的勵志故事。內容包括“我媽看病欠債幾十萬,我還得幫她還”,“我不努力提高我自己的能力,就永遠爬不出來”,“我的能力如果能讓我一年賺30萬,那我絕不會賺的少于25萬,能力才是賺錢的資本”。“我所有的學生都跟你一樣,都家境不好,自己也很窮,人家現在學完技術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一個工資7/8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