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合作開發產銷平臺、全國首創濕地生態類型福林票——
“不砍樹也能致富”南安模式落地
南安通過流轉濕地等超1000畝,打造五里大盈溪“濕地+農田”文旅景觀,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游玩。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發展森林食品、林下經濟,不斷挖掘培育“森林糧庫、錢庫”。
如何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林業發展?怎樣讓森林成為真正的“錢庫”?7月11日,隨著南安“福林票”首發儀式的舉行,標志著全國首個合作開發產銷平臺正式落地,全國首張濕地生態類型“福林票”應運而生。這張小小的票據,正以創新之力激活全市綠色資源,推動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在武榮大地和諧共進,“不砍樹也能致富”的南安模式正在加速形成。
首創濕地生態類型福林票讓生態保護與價值實現雙贏
暮色中的五里大盈溪稻夢島,晚風拂過千畝稻田,稻浪翻滾間奏響自然的絮語。田間音樂會的旋律與“泰浪潑水趴”的歡笑聲交織,水上飛人踏浪而來,稻田長桌宴飄著生態食材的鮮香,樹島咖啡屋里游客正透過落地窗眺望溪畔泡泡池的粼粼波光……這是7月5日舉行的2025“我在南安”暑期文旅消費季啟動儀式暨五里大盈溪產品發布會的熱鬧場景,更是南安市濕地生態型福林票實踐的生動注腳。
“近年來,我們深度挖掘以濕地保護為依托,發展文旅田園旅游項目的思路,借助大盈溪流域特色田園風光資源,構建‘國企搭臺+市場運營+村集體共富’模式,建設大盈溪世遺田園微度假目的地。”南安市文體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胡勇介紹,通過流轉濕地等超1000畝,打造五里大盈溪“濕地+農田”文旅景觀,帶動了大盈溪沿線11個村風貌提升,增收超1000萬元。
當前,南安市文體旅發展集團更以千畝濕地入股發行濕地生態類型福林票(Ⅱ類),成功吸引福建南安市水美鄉村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持2500萬元入股,讓“保護濕地”從公益行為變成了可持續的“朝陽產業”。
據悉,濕地生態類型福林票(Ⅱ類)為全國首創,由福林票發行單位牽頭參與濕地保護修復,鼓勵社會團體、投資方等共同參與,按照“誰保護誰受益、誰使用誰付費”的原則,將修復后的濕地開發成濕地公園、濕地碳匯等生態產品,使保護修復者獲得實實在在的經濟回報。
談及為何探索發行濕地生態類型福林票,南安市森林資源管理站負責人黃淵文介紹,濕地在提供水源、調節氣候、涵養水源、調蓄洪水、美化環境、凈化水體、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都發揮重要作用。“濕地生態類型福林票的發行,實現林草濕地生態產品價值轉換模式的同時,探索開發濕地碳匯監測標準,賦予濕地生態資源經濟價值,形成‘保護—開發—受益—再保護’的良性循環。”
多元資本參與讓山林的每一寸資源都能“變現”
南安福林票的創新不止于生態類型的突破。在國有企業發行福林票的基礎上,南安創新推出集體企業、民營企業制發福林票的新模式。
當泉州市愛香說農林生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香說”)將“經營經濟林類福林票”制發給柳城街道上都村委會和廈綠蒂(廈門)化妝品有限公司,一條“民營企業主導,多元資本參與”的福林票發展新路徑愈發清晰。
原來,上都村以1500畝林地入股、廈綠蒂以深加工技術與銷售渠道加盟、愛香說則專注牛樟種植與產品研發,實現三方共贏。如今,項目產出的牛樟精油、活絡油、清香的牛樟茶已從生產線走向市場,一期年產值已達1000萬元。
“民營企業主導制發福林票,更好拓展了社會資本參與發行福林票的廣度和深度,讓林業資源真正成為可市場化運作、多元化資本投入的生產要素。”黃淵文說,從國企牽頭到民企唱戲,福林票正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扎根林業,讓山林里的每一寸資源都能“變現”。 眼下,南安已推出濕地生態、林下經濟、林業碳匯等7類福林票。林下經濟類型福林票通過導入新技術、發展高附加值產品,實現了“不砍樹也致富”的綠色發展目標;林業碳匯類福林票,實現從“造林”到“賣碳”的全鏈貫通……通過福林票這一創新載體,南安將全市林業資源整合,構建起“林業+多元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形成了山水林田湖一體化的發展思路。
“聯合政銀企多方探索林票改革,依托山水資源與民營經濟優勢推出福林票;出臺《南安市福林票管理辦法(試行)》,讓分散的林業資源實現科學化、集約化管理,小票據正盤活全市的‘綠色大資源’。”對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黃淵文如是說。
“福林倉”展銷平臺落地深山好物加速走向“千家萬戶”
如果說福林票是生態價值的“轉換器”,那么,“福林倉”展銷平臺便是價值落地的“加速器”,讓深山里的生態好物從“養在深閨”到“走向萬家”。
進入“福林倉”展銷平臺,即食黃精、向陽菇、九仙斛金線蓮、山茶油等來自南安市、將樂縣兩地的優質林產品整齊陳列,讓人感受到深山好物的原生魅力。進入產品詳情頁,從產地、加工工藝到營養成分、聯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無論是消費者想了解細節,還是采購商洽談合作,都能高效對接。
據悉,南安搭建的“福林倉”展銷平臺系全國首創,以“產銷平臺+山海協作基地+國企民企聯合運營”的創新機制運行,形成林業產品訂單直供產業鏈條,打通全方位產銷流通新渠道。
“‘福林倉’展銷平臺不僅開創了跨區域林業合作的全新范式,更構建起連接福林票持有者、山海協作基地、專業運營主體、林產品加工、投資方與消費者的完整供應鏈體系。”黃淵文表示,通過整合林產品資源、電商平臺、貿易展銷和線下展銷會等,可實現產銷供應鏈一體化,打通南安、泉州、全省乃至全國林產品生產基地與電商平臺、“福林倉”展銷平臺和供銷社等線下實體市場的產銷流通渠道,讓每一份綠色價值都能被看見、被分享。
從福林票的發布到“福林倉”展銷平臺的上線,南安正全力推動產銷鏈、資源鏈、資本鏈三鏈貫通,將豐富的森林資源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動能。未來,更多“生態紅利”將沿著“引資入林、產業融合、生態富民”這條信路徑,流進尋常百姓家。(記者 傅雅蘭 李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