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關系復雜
喬家大院其實有個別名就叫在中堂,它就是喬家大院的核心。那為什么公司名叫喬家大院公司,核心建筑卻不包括呢?
據記者了解,在喬家大院公司設立之前,2007年當地政府曾有過轉讓喬家大院經營權,設立公司招商引資經營喬家大院的嘗試。
具體的操作是上海盛富投資持股50%,祁縣國有股占25%,還有一家重慶的投資公司占25%。彼時關于喬家大院是不是被賤賣,引起了一場很大的沖突。當地村民支持商業開發,政府想要招商引資,喬家大院民俗博物館職工則激烈反對,事情后來鬧到了省里。
山西省文物保護局派出調研組后表示,祁縣政府轉讓喬家大院經營權違反《文物保護法》,喬家大院,也即民俗博物館所在的在中堂,經營權被收歸山西省文物局。
不過對于祁縣政府整治喬家大院周邊地區,文物保護部門并不反對,這才有了后來不包括在中堂,只包括擴建的“三堂一園”的喬家大院公司。
另外根據《文物保護法》,在中堂的門票收入要用于文物保護。所以喬家大院掛牌后,有關在中堂的收入,要計入成本,劃撥民俗博物館。
財務資料顯示,2015年喬家大院營業收入3100萬元,凈利潤510萬元;2016年營業收入7400萬元,凈利潤570萬元。凈利潤規模在新三板60家旅游相關公司中,分別排名第15名和第24名。
2016年的凈利潤,是剔除了公司給民俗博物館2800萬元門票分成之后的。收入如此豐厚,“關心”的人自然不少。
在喬家大院公司設立,控股權變化等事件背后,圍繞著喬家大院的導游項目、經營權,以及相關公司的股權問題,喬家大院所在地喬家堡村及村民、博物館(文保部門)、政府,還有當地資本方之間,一直有摩擦。
主導2007年和2008年兩次設立公司的時任祁縣縣長李丁夫,當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喬家大院歷史遺留問題復雜,在祁縣一直是風口浪尖。
兩次設立公司都涉及的,除了當地政府,還有上海盛富投資。它還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叫盛富泛亞,實際控制人是單九良。據此,很多投資者可能就會想到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
據悉,作為山西人的單九良,曾多次參與山西熱門旅游景點相關公司的設立、投資。新華社報道,2016年8月,包括單九良在內的昆明泛亞案20名犯罪嫌疑人被審查起訴。
目前盛富泛亞仍持有掛牌公司1%的股權,喬家大院稱,由于盛富泛亞仍然是合法的企業法人,它仍是公司正常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