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中性。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表述表明,宏觀政策基調總體不變,但內涵更加細化明確。
連平分析稱,積極財政政策取向不變,但內涵發生變化。提出要“壓縮一般性支出,切實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表明明年在財政支出力度上不會再明顯加大,主要注重結構調整。同時在控制宏觀杠桿率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債務仍是中央關心的問題,未來在地方投融資平臺的治理、地方政府債務置換的方式,以及PPP項目的規范等方面,中央將持續加以關注并加強管理,目的是控制地方政府債務杠桿率不再上升。而對于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的加強,可能導致明年基建投資資金來源受限,明年基建投資增速可能有所回落。
連平預計,明年財政預算赤字率仍維持在3%左右,但在具體支出的方向及結構上會有明顯調整,其中對重點行業,特別是支持小微及三農發展的減稅降費政策有望進一步推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連平認為這充分體現了中央高層為經濟穩增長、配合去杠桿營造合適貨幣金融環境的初衷。會議明確提出“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這意味著明年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仍是主要目標。強調“中性”意味著不會進一步收緊,特別是考慮到強監管、嚴規范下金融部門會有收緊的實際效果,“中性”政策要求更加靈活地運用多重工具平抑市場波動,化解金融體系中可能存在的潛在流動性風險,以保持宏觀流動性總體適度和利率水平相對穩定。
他預計,明年經濟很大概率仍以L型形態橫向運行,使用傳統貨幣政策工具準備金率和基準利率進行逆周期調節的可能性相對小,即使使用也會選擇適當的時機。從當前貨幣政策工具的操作空間來看,準備金率較基準利率空間更大。為了避免市場對于貨幣政策產生放松或收緊的方向性預期,定向調整準備金率可能未來一段時間會替代全面調整準備金率的成為一段時期內主要調控方式。此外,用作預調和微調的逆回購、結構性工具,也會是常態的“量價”調控工具以服務于“中性”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