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開春,掌閱文學開年首部文學影視作品《總裁在上》在樂視獨播,上映首日播放量近1500萬,上映3天獲得樂視會員周播放榜冠軍。
通過觀察《總裁在上》文學作品用戶人群及視頻彈幕和評論對比發現,一半以上的視頻用戶看過原著,小說用戶的影視轉化率也極其可觀。
從2016年的無名IP到2017年的大熱IP,我們將站在一個觀察者的角度,從運營的視角對《總裁在上》的運營活動進行復盤和分析。首先來看下它的數據表現和衍生情況:
從《總裁在上》IP孵化節點來看,IP運營團隊在不同時間節點介入后,都分別為《總裁在上》IP孵化帶來了明顯的成長空間。接下來,我們將從站內和站外兩個方面對《總裁在上》IP運營進行復盤分析。
一、站內
在全民閱讀的今天,無論是網文受眾,還是網文作家都毫無意外的出現了井噴的現象。以掌閱文學為例,掌閱iReader書城日活用戶2000萬,掌閱文學2016年簽約原創作品數萬部。
如何從海量的原創作品中篩選出既符合文學受眾又符合影視受眾口味的作品,是擺在當前所有文學網站面前的一道難題。對于掌閱文學來說,“大數據+內容評估”無疑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下面我們從《總裁在上》推薦位觀察一下掌閱的“大數據+內容評估”作品PK機制。
1、用戶為核心的大數據PK機制
2015年5月,新人作家姜小牙的首部作品《總裁在上》上線掌閱平臺。隨后,該作品通過與數百部作品4輪+8輪的激烈PK,成功奪得“免費書架”推薦位和“主編推薦”推薦位。
掌閱平臺的PK推薦機制主要表現為,在大數據中,引入PK競爭機制,最后根據作品的綜合數據(如:轉化率、arpu、追更率等數據指標),篩選出的極少數作品安排頂尖資源進行大力扶持,如:書架內置,實現作品價值最大化。
與此同時,IP運營團隊開始介入《總裁在上》常規運營,半年時間下來,作品在掌閱書城的點擊達到1.5億,忠實粉絲近30萬(付費用戶+關注用戶),初步表現出了SIP的潛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