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金4銀5銅,金牌獎牌數均居全省首位!
福州收獲全運會歷史最佳成績
在第十五屆全運會,摘得10金4銀5銅,這是福州市體育健兒以卓越的競技水平和頑強的拼搏精神書寫的榮譽,也是福州市在全運會上創下的歷史最佳成績。福州健兒奪得的金牌數、獎牌總數均位列福建省首位,為福建代表團實現歷史性突破作出突出貢獻。

李發彬奪冠。記者 陳君沂 攝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上,既有李發彬、李雯雯等奧運冠軍的壓陣擔當,更有檀儒凱、焦恩祺、施嘉穎等小將敢闖敢試的拓荒勇氣。這是福州健兒對“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體育精神的不懈追求,也是福州市競技體育體系持續優化的生動體現。
新老攜手 賽場逐夢
南海潮涌,灣區筑夢。第十五屆全運會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粵港澳大灣區盛大舉行,福州運動員以老將堅守與新銳突圍交相輝映的昂揚姿態,在武術、擊劍、羽毛球、射擊、田徑、舉重等多個賽場掀起“閩旋風”。
第六次出戰全運會的沙排名將薛晨,與隊友攜手為福建贏得了首枚全運會女子沙排金牌;五次踏上全運征程的“大滿貫”得主陳惠穎,用一塊金牌延續了福建在全運會武術套路女子南拳南刀南棍全能項目上的四連冠; 一句“只想為中國舉重再多扛一點”,道出了李雯雯的責任感,她帶著傷病堅持到比賽的最后一刻,摘得銀牌;奧運冠軍李發彬成功衛冕舉重男子61公斤級冠軍,實現全運會三連冠,他那經典的“金雞獨立”背后,是“只要福建需要我,我必上”的擔當。
老將如炬,以豐富的經驗和沉穩的心態,為團隊注入定力,照亮了后來者的路。以“00后”為代表的年輕小將嶄露頭角,展現出接棒的勇氣與實力。

福州3名運動員何錦櫶、林雨薇、肖遠鵬和隊友葛曼棋奪得田徑4×100米混合接力冠軍。記者 陳君沂 攝
2006年出生的海岸賽艇小將檀儒凱,在男子單人雙槳比賽中劈波斬浪,斬獲一枚金牌,他的勝利宣言是“希望以后能在更多比賽中為國爭光”。射擊場上,21歲的蘇連博凡在男子25米手槍速射個人賽的終極對決中沉著冷靜,一槍定乾坤,奪得金牌。田徑跑道上,林雨薇、肖遠鵬、何錦櫶與隊友合力拿下4×100米混合接力金牌,雖然何錦櫶在男子100米決賽中留下遺憾,但他“后面還有男子接力項目,我會和隊友們全力以赴”的決心,同樣展現了年輕運動員的拼勁與潛力。
實現突破 超越期待
正是這種傳承與拼搏的力量,推動著福州運動健兒在本屆全運會上實現了一個又一個“零的突破”和“時隔多年”。
10月13日,蘇連博凡在男子25米手槍速射個人賽中奪金,這是福建省時隔20年再次奪得全運會射擊項目金牌,也帶來了“開門紅”。福州運動員蘭天辰獲得馬拉松游泳男子10公里項目銅牌,這是福建省首次奪得該項目獎牌。羽毛球男子單打決賽中,二十六歲的翁泓陽以2比0奪得冠軍,這是福建省時隔12年再次奪得全運會該項目金牌。崔彰喻獲得跳水男子個人全能銅牌,這是時隔12年,福建省再次獲得全運會跳水男子個人全能項目獎牌。隨著林聲同時斬獲擊劍重劍女子個人賽金牌和女子團體金牌,福建省重劍團體實現全運會金牌“零的突破”。
羅杰乘、姚梓旋手里握著的乒乓球18歲以下混合雙打銀牌,成為福建乒乓球在全運會混雙項目上的最好成績;福州運動員梁桂倩、葉佳婧所在的福建女排拿下一枚銅牌,這是福建女排等待了38年的全運獎牌;林日東、王功杰所在的福建男排以銀牌創造了福建男排時隔42年的歷史最佳戰績……
當這些“零的突破”和“時隔多年”變成常態,福州體育收到了全運會歷史最佳成績單:10金4銀5銅,金牌數全省第一,獎牌總數全省第一,獲得金牌、銀牌、銅牌、總獎牌人數全省第一。參賽規模與獎牌貢獻率也實現雙提升——本屆全運會,福州市共有112名運動員獲得決賽席位,首次突破百人大關,較上屆增加20人。
精心育苗 屢獲佳績
卓越的比賽成績,源于堅實的人才基礎。福州市競技體育能實現歷史性突破,與近年來持續深化體教融合、創新后備人才培養模式密不可分。
全市體育系統秉持“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推進”原則,先后出臺了《福州市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福州市“市隊校辦”體育后備人才選拔實施細則》等文件,將打造青少年體育競賽體系、構建“一條龍”培養體系、探索“市隊校辦”模式等作為重要抓手,通過加強體校、體工隊與中小學的合作,組織優秀教練員進入校園指導訓練,協助建立校運動隊。
同時,引導縣(市)區開展19個體教深度融合項目,助力“一校一隊”建設,并深化了水上、男排、手球、足球等項目的市縣(區)聯辦,實現了資源的共建共享。在此基礎上,福州通過完善市、縣、校三級縱向和高中、初中、小學三級橫向的賽事選拔體系,年均舉辦少年兒童體育賽事30場以上,參賽規模超萬人,形成了以賽促練、以賽選材的良好氛圍。
目前,福州市共有市級單項體育后備人才基地項目39個、市級重點體育傳統特色項目學校92所、市級體育傳統特色項目學校74所、省級體育傳統特色項目學校64所,數量為全省之最。
福州的體育后備人才隊伍日益壯大,在2025年福建省各項青少年錦標賽中斬獲23枚金牌,連續三年蟬聯全省榜首,這為在全運會取得佳績奠定了無比堅實的人才基礎。
體育強市 開啟新篇
第十五屆全運會的備戰參賽過程,也是對福州市競技體育保障能力的一次錘煉和提升。以全運會為契機,展望“十五五”,福州市正在系統謀劃新一輪的競技體育發展。
一方面,深入實施“競技體育優勢項目提升工程”“短板項目振興工程”和“后備人才培養春苗工程”,旨在鞏固田徑、武術、舉重、游泳等傳統優勢項目,突破擊劍、羽毛球等潛力項目,并積極推進海岸賽艇等新興項目的發展。
另一方面,全力備戰2026年省運會、2027年亞運會、2028年奧運會以及2029年全運會等國內外重大賽事,全面提升教練員、運動員的訓練、科研和后勤保障質量,目標是逐步構建一個人才結構合理、儲備充足、梯隊建設完備的競技體育備戰體系。
福州市競技體育的發展藍圖已然繪就,通過持續創新體教融合、體企聯合等多元機制,強化青少年體育根基,開展體育運動特色縣、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和體育傳統校“三個創建”活動。
第十五屆全運會的輝煌已成過往,這份榮光也屬于每日在訓練場上流淚流汗的孩子,屬于閩江畔每一個被冠軍故事激勵的少年。它所激發的斗志和積累的經驗,正轉化為福州體育人邁向新征程的強大動力。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福州競技體育必將在未來的賽場上繼續奮勇爭先,為體育強國建設貢獻更多的福州力量。(記者 陳君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中國—東盟經貿文化交流展開幕 機器人、機2025-11-18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