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向本報反映,上杭縣新發地農貿市場將活禽經營、宰殺的商販都集中到地下層。因地下層空氣流通不暢、臭味難耐,商戶和消費者對此怨言頗多,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幫忙協調整改活禽交易區的環境。11月12日,記者在采訪中獲悉,新發地公司已著手整改活禽交易區的通風條件,讓環境得到較大改善。
新發地活禽交易區就設在地下室
市民抱怨臭氣難聞
市民所反映的活禽交易區就設在農貿市場的地下室。12日10時許,記者沿著臺階進入交易區,剛行至一半,一股臭氣撲鼻而來。而在地下交易區內部,則彌漫著惡臭,該處的環境更是讓人難以接受。
“長期待在這樣的環境里,真擔心對身體有害。”販賣雞鴨的商販有自己的擔憂,大多都戴上了口罩防臭。交易區里除了雞鳴、鴨叫、狗吠之外并不喧囂。看到顧客在攤前停留,商販只簡單一句“要買什么”,而顧客回復“多少錢”,或搖頭表示不需要。消費者和商家間的討價還價也不多,他們都不愿意太多的氣味進入自己的鼻腔。購買完雞鴨、待宰殺好后,顧客便如釋重負般快速走向樓梯。
在活禽交易區的通風處,一位前來挑選雞鴨的市民告訴記者,現在這里的環境會好一些,有安裝通風送風系統。而在一個多月前,整個活禽交易區的環境比現在還糟糕,太臭了,大家都不敢進來買東西。
新發地農貿市場現場管理負責人連俊杰告訴記者,該活禽交易區原先是地下車庫。“為改善上杭城區市容環境,新發地配合縣政府,將其改造成活禽交易區,以安置外頭占道經營、宰殺活禽的攤販。”據介紹,這個活禽交易區于今年9月16日正式啟用,宰殺區攤販有20戶,其中16戶是原豐三溪臨時宰殺點安置戶,銷售戶則有40余戶。“統一規范管理活禽經營、宰殺,對當地市容環境的改善起到很大作用。”
然而,也有攤販認為,整治市容環境無可厚非,但同時也要多考慮市民的消費感受和商販的工作環境。“在這么一個臭氣彌漫的地下空間里做買賣,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進一步改善通風條件
對于攤販的說法,連俊杰坦言,因地下室自身通風條件制約及經營消費流動人數加大,空氣質量確實不太理想。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自活禽區開業以來,有部分經營戶向該公司反映這類情況,在這過程中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上杭縣市場服務中心和縣政府信訪局也都接到類似反映。在各部門的協調下,新發地公司也開始努力整改、完善地下活禽交易區的送風、排風等設施。
同時,新發地市場部也于10月29日張貼一份告知書。告知書稱,凡與新發地農貿市場有簽訂租賃合同的商戶,如對本市場活禽交易區的經營場所、環境、衛生等不滿意的,自本通知日起7日內可辦理退攤手續。我公司將全額退還租金、保證金等,逾期不辦理。如果要繼續在本市場經營的商戶,請自覺遵守衛生三包協議、管理規定,并按合同規定按時繳納相關費用。
“事實上,從通知發出至11月12日,也沒有商戶提出退攤。”連俊杰說,目前,通過整治的活禽交易區,擁有較完善的送風、抽風、排污和制冷系統,空氣質量、排污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在公司的努力下,多數商戶還是配合理解認可的。“接下來還將進一步改善這里的環境。”(記者 石芳 陳良錦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