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舊城區分布著許多企業、學校、商店和餐館,集中了大量的人流和車流,市民每日穿梭在舊城區的大街小巷,道路安全成為出行的重中之重,其中,黑黃相間的減速帶成為道路安全的“隱形保鏢”。
然而,近日,不少市民向本報反映,舊城區多條道路減速帶破損嚴重,有的斷截成塊,有的成了“鋼釘陣”,甚至,部分減速帶不見了蹤影,直接露出了水泥路面。減速帶起不到減速功能,讓市民騎車心慌慌?
位于城關中學外的福勝東路,減速帶區域中間嚴重“脫妝”
福勝東路:磨損后大面積“脫妝”
在福勝東路城關中學附近,亮黃色減速帶區域分布在學校的東西側道路上,提醒過往市民經過該區域時需低速駕車和騎行。然而,記者在現場看到,黃色減速帶的中間區域已經被來往車輛全部碾平,露出了減速帶下的灰色道路,而在減速帶兩端,仍然保留著減速帶原來的模樣。正值下班高峰期,密集的車輛陸陸續續經過該路段,大部分市民選擇從中間磨平了的平坦路段經過。
城關中學一名學生告訴記者,自己每天上下學經過福勝東路,減速帶破損有很長時間了,車輛從破損的減速帶中間穿行而過,大部分司機是沒有減速的,自己平日走路也十分謹慎,基本上沿校門口一側道路走,不敢穿過馬路。
“福勝東路前的十字路口連接翠園中路、圖書館路和翠園南路,是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較為繁忙的路段,車流量和人流量都非常多,設置減速帶是很有必要的。”市民林青說,現在減速帶破損得如此嚴重,不僅增加了道路安全隱患,也影響了市容市貌。
小湖路一處減速帶只剩四塊
小湖路和龍潭路:螺栓裸露成“斷壁殘垣”
位于城東社區的小湖路是城中小學、城關小學、福旦幼兒園等多所學校上下學的必經之路,來來往往的車輛很多,然而,安裝在該路段的三條減速帶如今只剩下了六塊了。
昨日,記者由康湖路騎行來到小湖路,離小湖路路口不遠處,記者看到,幾塊黑乎乎的方塊狀物體正躺在道路邊緣,記者走近一瞧,才發現,這是減速帶的“斷壁殘垣”,隨后,記者沿小湖莊騎行時發現,小湖莊共安裝三條減速帶,經細數,只剩下零星的六塊。
龍潭路減速帶斷裂,露出了螺栓
在實驗小學外的龍潭路記者同樣發現,減速帶受過往車輛碾壓,只剩下零星數塊,而在斷裂的減速帶位置,高約2厘米的部分螺栓裸露在地面上。“為避免電動車的輪胎被裸露的螺栓扎壞,我會繞著裸露的螺栓開過去。”市民馮先生說,但這樣拐來拐去,會影響到后方車輛行駛安全,十分危險。
實驗小學附近的小賣鋪師傅告訴記者,多年前,這里原本安裝了減速帶,減速帶為黃黑色,現在,減速帶被過往車輛碾壞,一直都沒有人來修理或者重新安裝減速帶。
圖書館路減速帶成“半壁江山”
圖書館路:只剩“半壁江山”
在圖書館路的陡坡,記者發現,兩條減速帶不知何時各剩“半壁江山”,而這一半的減速帶還是在慣常行駛的上坡區域。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只有半條減速帶“僥幸”留存下來,在路邊垃圾箱的“庇護”下,它們才免遭碾壓,然而,減速帶的作用缺也因此完全失效。
家住附近念女士對記者說,圖書館路的陡坡算是舊城區中較陡的一段道路,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安裝減速帶能夠為日常出行提供安全保障,但是此處的減速帶被碾壓損壞后,一直沒有安裝新的減速帶,這給出行的市民帶來極大的不便。
記者跑腿來幫忙
針對市民反映的減速帶破損問題,記者聯系了市政綜合管理處,工作人員郭龍表示,減速帶是市民出行時的安全保障,對于舊城區多條道路存在的減速帶破損問題,將盡快向上級反映,并協調解決方案,為市民解決出行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