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改革后公務員工資或現普漲
問: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是否意味著公務員即將普漲甚至大漲工資,變成由財政買單的局面?
答:對于完善工資制度,孫潔提出,由于無法直接介入企業的工資發放問題,這應該主要針對的是公務員群體。當前我國西部地區公務員和基層公務員確實存在工資水平相對較低的問題。一些基層公務員2000余元的收入,自己負擔各項社保繳費相對困難。對此,一方面應優先提高西部公務員和基層公務員的工資水平;另一方面應整體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使得升遷無望的基層公務員起碼可以得到收入的上升通道,名正言順地漲工資。
李實建議在結合各地物價和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上,為各級公務員進一步制定更明確的工資標準,嚴禁地方隨意為公務員增發津補貼。他預計改革后公務員工資有可能實現普漲,但大幅增長的可能性則較小。
5
建議職業年金設準入門檻
問:職業年金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同步建立,因養老雙軌制并軌而縮小的養老待遇差距,是否會因職業年金被強制推行,企業年金則自愿建立,再次拉大?
答:李實分析,無論職業年金還是企業年金,其定位都應是一種補充養老保險。職業年金一旦采取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同步建立的模式,因預計其主要由財政撥款,可能不僅會普遍建立且會具強制性。這會使職業年金不再具有補充養老保險的定位,建議有關部門不要在機關事業單位中全面推行職業年金,而要設置準入條件或明確只有部分符合相關條件的特殊對象才能享受職業年金。
調查
養老金差距大約五成人不滿
中國在職公務員數量約為700萬,126萬個各類事業單位在職人員30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無需自己支付,直接由財政統一支付,而社會企業單位則由單位和個人按照一定標準繳納。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對于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情況做了調研,根據調研報告提供的數據,49%的被調查者對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金與企業職工養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滿。
今年5月開始全國人大財經委成立了調研組,從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社會救助制度等幾個方面為重點,進行了專題調研。
調研報告指出,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養老保險雙軌制亟待解決。這一結論是依據調研組在中國人大網一份問卷調查得出,據悉,根據這份調查問卷,49%的被調查者對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金與企業職工養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滿。
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企業養老保險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并未參加,雖然后來一些地方開展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試點,但多數僅是在形式上繳納社保費,體制機制沒有根本改變。在調研中,各地也反映雙軌制是當前社保制度不公平方面的突出問題。
調研報告還指出,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來,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金和企業職工養老金的差距逐步拉大。甘肅省有關部門向調研組反映,2014年全省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費水平為月人均3227元,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金水平為月人均2065元。一些國有企業的退休職工,當時接受國家分配到企業工作,退休后養老金遠低于機關事業單位和自己條件相當的干部職工的退休金,對雙軌制很有意見,企業管理人員和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退休職工意見更大。
另外,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的喪葬補助等福利標準不同,進一步拉大了待遇差距。
調研報告還指出,雙軌制也影響了人員在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的流動。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不用繳納養老保險費,也沒有個人賬戶。企業職工要繳費,有個人賬戶。人員流動時存在繳費記錄的差別,影響到將來的養老保險待遇。從完善制度體系的角度看,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也是養老保險制度最后未覆蓋的領域,應該將各類人群納入到基本養老保險的制度體系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