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20日訊(通訊員 陳藝萱 尤惠榮 張曉露 閩南網記者 柯嘉進 文/圖)近年來,南靖縣豐田鎮立足僑鄉特色,以“僑之音”宣講隊為橋梁、僑史館為載體、非遺文化為紐帶、臺企發展為引擎,將宣傳工作與文化傳承、兩岸融合、產業振興緊密結合,讓宣傳工作不再是刻板的單向灌輸,而是深度融入非遺傳承、臺企發展與社區治理的生動實踐,走出了一條獨具僑鄉特色的宣傳引領振興之路。
建館塑魂:打造僑鄉文化“精神地標”
清晨的陽光灑進豐華社區僑史館,這里早已迎來第一批參觀者。這個位于1978年越南歸僑安置核心僑區的展館,已成為豐田鎮傳承僑鄉記憶的“精神地標”。

八十平方米的展廳里,顯微鏡、打字機,以及從越南帶回的香水和咖啡,靜靜訴說著越南歸僑跨越山海的人生故事。
展館通過實物陳列與圖文展示,全景呈現了歸僑與農場的奮斗歷程,承載著幾代人的集體記憶。在宣傳部門的推動下,僑史館已成為傳承僑鄉文化、凝聚僑胞情感的重要平臺,也成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僑情宣傳的生動課堂。
豐華社區書記李亞光告訴說:“僑史館于2015年開始籌建,里面主要陳列了一些越南歸僑帶回來的老物件,希望可以讓歸僑子女在這里感受到越南的傳統文化,同時勉勵歸僑后人繼承先輩的愛國情懷。”
非遺活化:創新培育文化傳播“鮮活名片”
走出僑史館,不遠處傳來竹竿清脆的敲擊聲和孩子們的笑聲。在豐田鎮“越南竹竿舞”傳習點里,十幾位小學生正隨著節奏在竹竿間輕盈跳躍。通過新編音樂和劇情嵌入,黨的二十大精神與黨史故事隨著竹竿節奏“跳”進心田。在宣傳部門的持續培育下,市級非遺“越南竹竿舞”在這里煥發新生,原創節目《竹竿聲聲》還登上了央視少兒頻道,成為豐田鎮一張鮮活的文化名片。

竹竿聲聲敲響的不僅是節奏,更是歸僑文化的共鳴。這個小小的傳習點,讓異域文化的種子在僑鄉的土壤里生根發芽。
越南竹竿舞非遺傳承人莊藝心說:“傳習點的建立,不僅做到了竹竿舞進校園、進課堂,豐富了我們學生的課外生活。同時,也能把越南竹竿舞這一非遺項目更好地傳承和發揚。”
宣講破界:組建“僑之音”架起政策“連心橋”
從全省第二大國營華僑農場蛻變為特色小鎮,豐田鎮的發展始終與1700余名越南歸僑緊密相連——他們占全鎮總人口約20%,卻曾因語言與文化差異,讓政策宣傳隔著一道無形的“隔音墻”。2020年,豐田鎮黨委宣傳部門以“破墻”為目標,牽頭組建“僑之音”宣講隊,為政策傳播注入新活力。

這支集結了黨員先鋒、越南歸僑、教師與文藝愛好者的宣講隊伍,以“無邊界宣講”打破傳統模式:他們扎根僑鄉文化土壤,借力“樂器之鄉”的資源稟賦,把非遺“越南竹竿舞”的歡快場景、婉轉樂器聲搬進宣講現場,再用中越雙語逐句解讀政策、傳遞關懷。當越南民謠《夢境森林》的旋律響起,既化解了語言隔閡,更傳遞出跨越國界的溫情,既讓政策宣講有了“越南風情”的獨特魅力,也讓中越友誼在細微處不斷深化,真正實現了“有溫度的傳遞、有深度的解讀、多角度的共鳴”。
宣講隊成員許氏偵說:“我們把越南民謠帶上臺,看到觀眾認真地聽,還問背后的故事,我們感到特別開心,家鄉的文化被看見了。”
僑眷黃駿感慨:“宣講隊的表演讓我們近距離接觸歸僑文化,真挺難得的!我覺得這個宣講隊辦得特別好,希望這種表演能時常開展。”
成立至今,“僑之音”開展宣講近60場,惠及群眾超2萬人次,事跡多次登上人民網、學習強國平臺等媒體,獲評“省級基層特色宣講團”。在宣傳部門的持續培育下,它不僅讓政策與僑界群眾“零距離”,更在一舞一歌中護住歸僑文化根脈,促進中越文化融合。
產業聯動:搭建平臺助推兩岸“融合發展”
文化傳承有聲有色,產業發展也動力十足。豐田鎮宣傳部門積極搭建宣傳平臺,以“黨群服務+臺企引領”雙引擎模式為經濟注入紅色動能,更將其打造成服務臺胞、聯通兩岸的重要窗口。2018年建成的閩臺精密機械產業園黨群活動服務中心,不僅是辦事窗口,更成了臺企發展的“助力站”、產業聚集的“催化劑”——它為臺商提供政策解讀、手續代辦等精準服務,讓臺企在大陸發展少走彎路,更成了兩岸同胞交流的“暖心驛站”,讓臺胞在這里感受家的溫暖,持續夯實兩岸產業協同、民心相融的根基。

在南靖縣各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下,臺企鈺豐樂器在豐田鎮獲得良好發展。這家企業年產尤克里里55萬把、吉他3萬把,年產值約4000萬元,不僅帶動了周圍居民就業,還經常請臺灣老師傅為鎮上學生義務授課,展現了血濃于水的兩岸親情。少年們手持鈺豐樂器生產的木陶笛,在師傅的帶領下,吹響閩南經典民謠《望春風》,讓鄉愁與時代共鳴,“樂器小鎮”的品牌越奏越響。
宣傳添彩:僑鄉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豐田鎮宣傳委員陳樂彬說:“豐田鎮始終緊扣‘僑鄉特色鮮明,閩臺聯系緊密,產業根基扎實’的鎮情,走出了特色宣傳路子。我們以‘僑之音’宣講隊為紐帶,用竹竿舞、民謠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政策宣講‘聲入人心’;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陣地,融入志愿服務與方言解讀,讓理論傳播扎根基層;以閣老樓為載體,深挖紅色與人文元素,用革命故事浸潤人心;還借閩臺黨建與蘭花園黨建聯盟,將理論宣傳與兩岸共識凝聚、產業發展深度綁定。接下來,我們會繼續優化宣傳隊伍、整合陣地資源,讓黨的聲音在豐田大地持續傳遞,為鎮域高質量發展凝聚更強思想力量。”
如今的豐田鎮,以宣傳為畫筆,在文化傳承、產業振興、兩岸融合的畫卷上不斷添彩。這座充滿僑鄉風情與臺胞溫情的小鎮,正朝著“宜居宜業宜游”的新目標穩步邁進,讓僑鄉的故事越講越精彩,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