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漳州城投建工集團承建的漳州古城僑薌片區劇場改造項目正緊鑼密鼓推進中。作為2026年全省文旅經濟發展大會的重要載體,項目通過對僑薌劇場實施結構加固、空間再造與功能提升,推動歷史建筑與現代演藝空間相融合,進一步激發古城文化活力。
僑薌劇場始建于1954年12月,由林開德等華僑、歸僑集資興建,1956年竣工,建筑富有典型南洋風格,是當時城區設施較為完善的戲院。此次改造在保留原有建筑風貌的基礎上,全面優化建筑結構安全與水、電、消防等配套設施,以適應沉浸式演藝需求。演藝方也對內部空間進行了重新規劃,增設威亞、升降臺、大型LED屏幕、特殊水景效果設備等專業設施,項目在設計、施工等多專業協同方面均面臨較高挑戰。
為高效推進改造任務,自7月21日進場施工以來,項目日均組織約150名施工人員及多臺大型機械設備同步作業,通過專班會議、周例會等多層級會議機制,實時解決交叉施工、高空作業、吊裝作業等現場難題。
截至目前,僑薌劇場改造項目總體進度已完成約70%。劇場主體加固已基本完成,拆改工作完成90%,鋼結構、水電、消防等配套工程正同步推進。

在推進劇場改造的同時,漳州古城始興南至修文西沿線、北京路等多條街巷的立面修復與整治任務也在同步進行,系統推進古城風貌保護與文化傳承,持續優化空間肌理與綜合承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