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0 日,為期四天的第六屆德化陶瓷博覽會在會展中心圓滿落幕。作為德化榮膺 “世界陶瓷之都”十周年的獻禮之作,本屆展會以 “中國白?向世界” 為主題,深度聚焦陶瓷文化傳承與產業創新,通過 “1個主會場+2個分會場”全域布局與“線上+線下”雙軌模式,吸引300余家全球陶瓷品牌參展,展品覆蓋藝術陶瓷、日用陶瓷、陶瓷文創、茶配套、陶瓷生產設備及原材料等全產業鏈品類,“一站式”呈現陶瓷產業發展成果。
據統計,展會期間吸引了陶瓷愛好者及專業采購商7萬余人次,現場成交及意向訂單約11.75億元,參觀人數和成交及意向訂單均有較大幅度增長。

彰顯全球資源聚合能力
此次展會,國際參展陣容強大,涵蓋英國安斯麗、俄羅斯俄皇與格熱利、德國唯寶、日本則武、法國麗固、越南明隆等國際知名品牌,國內方面,景德鎮、宜興、禹州等國內陶瓷名產區代表企業同臺競技,展現了中華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展會期間還迎來了來自俄羅斯、越南、尼日利亞、孟加拉等國際VIP采購團到場參觀采購,進一步提升展會的國際影響力。

“德化瓷博會的國際化水準遠超預期,不僅能與全球同行交流最新工藝,還接洽到20余筆意向訂單,后續將深化與德化企業的合作。”俄羅斯俄皇陶瓷負責人高興地說。這種獲得感在國際展區隨處可見。
首次參展的越南明隆陶瓷中國區代理陳亦達直言:“選擇德化作為進入中國市場的首站,正是看重其‘世界陶瓷之都’的產業底蘊。展會上德化白瓷的工藝水準令人震撼,與當地企業交流中發現諸多互補性,對未來合作充滿期待。 希望借助瓷博會平臺尋找合作伙伴,實現越南優質陶瓷與中國市場的精準對接。”

連續三屆參展的日本則武品牌代表看到了展會的升級:“今年‘云上瓷博’模式打破地域限制,線上咨詢量較去年增長50%,德化陶瓷的文化底蘊與創新能力,讓我們看到了雙方合作的更多可能。”
從英國安斯麗的骨瓷精品到德國唯寶的高端餐具,國際品牌的持續參與,彰顯了瓷博會的全球吸引力。
跨界破圈重構產業生態
本屆瓷博會首次設立“茶配套精品展區”,并與中國茶葉流通協會達成合作,搭建“瓷+茶”跨界平臺,通過茶具與茶葉產業的精準對接,拓展陶瓷應用場景,實現產業鏈雙向升級。現場,多家茶企與陶瓷品牌簽約,共同開發“一瓷一茶”定制禮盒,拓展消費場景。

“‘瓷 + 茶’平臺太實用了!我們與3家茶葉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拓展了陶瓷應用場景。這種產業鏈雙向升級的模式,值得長期推廣。” 宜興專注茶配套陶瓷生產的企業負責人對“瓷+茶”融合平臺贊不絕口,這一評價與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王慶的判斷不謀而合——德化陶瓷已成為茶文化傳播與茶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這種‘以瓷為媒、以茶為橋’的實踐,不僅豐富了陶瓷產業的內涵,更拓展了茶產業的消費場景,為茶瓷兩大產業協同發展打造了可復制的‘德化樣板’。”王慶說。

展會期間,作為配套活動之一,“茶瓷香伴·播動全球——2025全球溯源直播季啟動暨選品平臺上線儀式”在電商物流園舉行。本次全球溯源直播季整合安溪、永春、德化三地資源,打通茶瓷香產銷鏈條,既為大師工坊與優質企業拓寬全球市場展示渠道,也為主播達人打造更優質的選品信任平臺。當天還舉行以“溯源直播如何賦能茶瓷香產業全球化”為主題的大師互動沙龍,與會嘉賓結合產業實踐、直播運營等多維度經驗展開深入交流,為后續產業融合與全球化推廣提供了兼具實操性與前瞻性的思路。
打通“轉型升級”快車道
本屆瓷博會順應數字化趨勢,與京東平臺深度合作打造“京東云上瓷博會”,構建“線下體驗+線上直播展示、在線交易”雙軌模式,拓寬陶瓷文化傳播渠道與產業對接路徑,讓全球采購商與消費者足不出戶即可“云逛展”,推動陶瓷產業加速融入數字貿易體系,為企業開辟新市場空間。這一創新舉措突破了地域限制,吸引了全球采購商和消費者的廣泛關注,不少企業對“云上瓷博”贊不絕口:“與京東合作的線上平臺讓文創產品觸達更多年輕消費者,為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清晰方向。”





作為瓷博會的重要子活動,“中國白·德化瓷”第21屆全國設計大師獎頒獎典禮同期舉行,共征集參賽作品6220余件,涵蓋白瓷飾品、禮品、生活美學、公共藝術、數字產品等八大類別。工業設計是德化打造千億級陶瓷產業集群的核心驅動力之一,德化通過舉辦白瓷主題設計賽事,德化正致力于構建一個以設計為引領的產業創新閉環——即以設計拉動產品創新,以創新塑造品牌價值,以品牌占領高端市場。本次大賽的成果,將直接反哺于當地企業的產品開發與品牌建設,為德化陶瓷在全球化競爭中贏得更大話語權注入強勁的“新質生產力”。
(記者 林婉清 許華森 吳有森 鄭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