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陶知然藝術館暨“弘一法師在泉州”陶瓷藝術展覽館正式揭牌,為我縣陶瓷文化厚土增添了新的文化地標。這座集文化研究、公眾教育、文旅融合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以陶瓷藝術為紐帶,串聯起傳統與現代、藝術與生活,既填補了泉州以陶瓷系統呈現弘一法師文化的空白,更開創了“名人IP +陶瓷藝術+地方文化”的創新傳播范式,為陶瓷產業注入鮮活生命力。


步入展覽館,一件件融合紫砂與白瓷材質的藝術作品靜靜陳列,傳統工藝的精湛與現代設計的巧思在此交融,生動再現了弘一法師的人生歷程與藝術風骨。“以陶瓷為載體傳承法師精神,是對歷史的致敬,更是文化精神的當代延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許瑞峰所言,道出了此次文化實踐的深層意義。作為我縣陶瓷藝術界的盛事,兩大藝術空間的落成,搭建起全國性的陶瓷藝術交流展示平臺,推動工藝美術與人文精神深度融合。

在藝術館的交流空間,研學課程熱鬧非凡。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藝術館負責人張明貴與同學們分享創作心得,陶瓷工藝大師們手把手傳授技藝,讓青少年在“泥與火”的碰撞中感受傳統文化溫度。這背后,是“研發-設計-展示-研學-銷售”完整鏈路的構建,為游客體驗、學生研學、校企合作提供了核心支撐。

校地攜手的校企合作更是亮點紛呈。德化縣職校與文創園共建實訓基地,讓學生走進工坊參與實戰創作,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無縫銜接;校企聯合開發定制課程,院校教師與工藝大師聯袂授課,共享師資技術資源。“這是雙贏的長遠之計。” 縣職校教師鄭莉莉表示,此種模式既讓學生練就過硬本領、快速適配行業需求,又為陶瓷產業持續輸送新鮮血液,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深耕核心、多元融合、走向更廣”,張明貴對藝術館的未來發展有著清晰規劃。扎根德化白瓷傳統根基,在打磨品質中創新設計;拓展“陶瓷+”融合路徑,推動陶瓷與文旅深度結合,讓觀眾在觀展學藝之余暢享游玩之樂;借力電商平臺,讓優質陶瓷產品走向全國;拓展定制服務,滿足多元市場需求。后續,藝術館還將推出開館特展、藝術家駐留創作等活動,持續豐富公眾文化體驗。
(記者 許華森李貴照 陳媛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