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24日訊(閩南網記者 黃紫燕)10月24日,福建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 泉州百崎兩岸微短劇產業園正式開園。省、市相關部門領導、業界代表及媒體等300余人出席儀式,共同見證這一推動兩岸影視文化融合與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啟動。

啟動儀式現場
開園儀式在極具泉州特色的《醒獅》表演與《鴻運鼓舞》中拉開帷幕。現場禮儀人員身著傳統服飾、頭戴蟳埔簪花,引導嘉賓簽到,非遺元素與現代影視氛圍交相輝映,展現出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產業創新活力。
泉州百崎微短劇產業園項目負責人介紹,園區以“產業聚合+資源賦能”為核心,積極響應國家推動網絡微短劇高質量發展的號召,探索兩岸影視文化深度融合路徑,并為創作者提供全鏈條服務支持。泉州臺商投資區領導表示,入駐企業可享受《泉州臺商投資區促進影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紅利,區政府將持續整合政策與文旅資源,優化服務環境,構建“拍在臺商、游在臺商、樂在臺商”的影視文旅融合生態。
儀式現場,園區運營方與首批入駐的影視制作、MCN機構、技術服務企業代表完成簽約,覆蓋劇本創作、拍攝制作、宣發推廣等全產業鏈環節。隨后,領導嘉賓共同推桿啟動“卷軸啟動臺”,標志著產業園正式啟用。現場還同步舉行“大學生實訓基地”授牌儀式,以及《泉城往事》微短劇、古裝短劇項目啟動儀式,為園區人才培養與內容創作奠定基礎。

簽約儀式現場

授牌儀式現場
據了解,泉州百崎兩岸微短劇產業園總占地230畝,建筑面積6.2萬平方米,作為“兩岸影視文化合作試驗區”核心載體,致力于打造集創作、制作、發行、商業化于一體的微短劇產業生態綜合體。園區通過“三軸一核心”布局構建完整生態,其中,產業集聚軸已建成52個專業拍攝場景,涵蓋現代辦公、醫院警局、挑空別墅等20余類實景棚,并集聚MCN機構與培訓基地,實現“拍攝+孵化+推廣”一體化運營;商業文創軸打造巨幕豎屏廣場、3200平方米BAI藝術集群空間及文創市集,推動“短視頻+文旅”聯動發展;智鏈服務軸配備480間住宿房間、共享辦公空間與完善后勤保障,整合本地豪車、群演等資源,1小時車程可達機場、高鐵站及玉沙灣等外景地,全面保障劇組拍攝需求。
政策支持方面,園區除享受地方拍攝補貼外,還設立優質劇本參投機制,提供項目投拍支持;聯合高校共建實訓基地,定向培養影視人才;并開通“政策申報直通車”,企業可通過園區服務號一鍵申請專項補貼,審批效率大幅提升。
“我們選擇落戶百崎,正是看中這里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全鏈條服務。”一位首批入駐的影視公司負責人表示,“園區不僅具備專業拍攝場景,還能鏈接泉州千年文化IP。我們計劃創作一系列以海絲文化為背景的微短劇,并通過園區平臺推向兩岸市場。”
作為國務院《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支持建設的“兩岸影視文化合作試驗區”核心載體,園區未來發展路徑清晰。二期工程計劃于2026年啟動,將重點拓展“影視+文旅”融合板塊,建設非遺體驗中心、海絲影視主題古城等配套設施。未來三年,園區計劃引進兩岸影視企業100家以上,培育優質微短劇作品500部,力爭年產值突破10億元,帶動就業5000人以上。
園區還將定期舉辦“兩岸微短劇創作大賽”“海絲影視論壇”等活動,促進兩岸影視人才交流與作品互鑒,助力泉州建設成為全國知名的微短劇產業基地與兩岸文化融合發展示范區,為產業升級與兩岸融合注入持續動力。(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潮聲 | 永春白鶴拳:展翅翱翔五洲四海2025-11-21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