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她擁有和諧團結的班子,敬業進取的老師,奮發向上的學生。在這里,我找到了最美的教育。”——2013年1月,省素質教育先進校評估組到泉港區督導評估時,曾這樣評價泉港區第二實驗小學。本期《勞動者風采》帶您一同去領略“最美教育領跑人”——施玫瑛校長。
清晨的二小校園,伴著陽光和施玫瑛的笑臉開啟了新的一天。每一個學習日的早晨,帶著祝福和笑容站在了校門口迎接師生入校,已成為施玫瑛的一個習慣。這一站,便站了二十余年。
因為出生于教師家庭,施玫瑛從小對教育事業充滿了無限的熱愛。1982年,施玫瑛踏上了三尺講臺,雖是一名剛上任的“愣頭青”,卻憑著一股永不言敗的勁,在教學上取得了不少成績,甚至破格被聘任為“小學一級教師”。
泉港區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 肖曉香:“從1982年進入南埔中學開始,施玫瑛老師就堅持每課寫教學反思,在教案里逐句逐句地備課,她的教學成績一直保持全區第一,各項競賽也是名列前茅。”
過硬的教學質量,孜孜不倦的鉆研精神,讓這位破格聘任的一級教師,再次破格從大隊輔導員直接提拔為校長。這一次的破格,開啟了施玫瑛的校長人生。
然而,困難不期而至。2004年,中央實行“企校分離”政策,學校必須移交給當地政府,教師的收入嚴重受挫,很多教師離開了,留下的教師情緒十分不穩定,學校教學出現危機。
泉港區第二實驗小學校長 施玫瑛:“每位老師都是來自四面八方而來,為福建福煉教育辛辛苦苦奮斗了近十年,然而一說移交,就把他們移交到泉港本地來管理,讓他們精神上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為了安撫教師,施玫瑛上傳下達講政策,在企業、地方、學校三方奔走,不僅入門串戶的作動員,還主動降低自己的福利,讓老師們多受益。
施玫瑛:“我向廠里說,在移交之前,你們要給老師們一些經濟上的補償。我呢,就不用考慮了,可以降一級工資。我的工資就跟老師們持平了,他們會比較容易接受。”
學校平穩過度后,如何辦一所家長信任、人民滿意的學校,成為施玫瑛奮斗的目標,經過一番求證和思考,她提出了質量立校、特色強校的理念。
施玫瑛:“孩子要有個性才會成才,學校也是一樣,沒有特色就沒辦法創造品牌,所以我們學校現有三大特色,第一個特色是儒雅文化,國學啟蒙被納入我們的特色課程,我們第二大的特色是綠色環保,第三是足球文化。”
如今,泉港二小的特色課程已經成為一大品牌,每到教學開放日,都會有來自其他學校的教師來到這里觀摩學習。在孩子們心中,這更是一門有趣的課。
學生 張歆昀:“我們上了石油和環保課,這節課講了石油的用途和危害,也告訴我們保護環境要從小做起。
抓好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第一生命線,施玫瑛始終把教育裝在心里,深入課堂聽課、評課、指導教研,把好教學質量關。同時,以愛涂色,用真心對待每一個教師,用愛心團結起隊伍。
泉港區第二實驗小學教師 陳平輝:“在我們的心中,施校長不僅是我們的校長,更像一個知心姐姐,他每天很早來到學校,用笑臉迎接著師生的到來,校長非常注重學習,她的人格魅力影響著我們這支教師隊伍,引領著我們二小的教育事業蒸蒸日上。”
施玫瑛:“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意味著付出,走上了校長這個崗位,也就多了一份責任,辦好一所學校,教好每個孩子,就是造福一個個家庭,貢獻整個社會,可以說土厚遇高樹,水深載重舟,在這個臨近退休的這個時刻,我想站好最后一班崗,當好學校的領跑人。”
【編后語】質量立校、特色強校成就了二小這一“最美教育”校園。作為“最美教育領跑者”,施玫瑛,你也是孩子們心中的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