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12日訊(見習記者陳超陽)今天下午,第八屆海峽論壇•閩臺“三同文化”交流展示系列活動暨閩臺同名(同宗)村鎮尋根續緣之旅在泉港圓滿落幕。
今天上午9點,首屆“閩臺同名(同宗)村尋根續緣”交流大會在泉港區文化中心正式開幕,泉港區區長吳禮源致歡迎詞,介紹了泉港區近年來取得的成績以及和臺灣的交流,誠摯歡迎了閩臺宗親代表的到來。接著,臺灣宗親代表、臺灣《源流》雜志主編許明鎮,也發表了講話,他簡單敘述了臺灣方面對閩臺姓氏源流的研究,并對大陸投稿的學者們表示由衷的感謝。值得一提的還有福建譜牒專家代表、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副會長蔡干豪的演講,讓在場的閩臺宗親們,進一步了解了閩臺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
大會后半部分由泉港區人民政府文化顧問團團長朱定波主持,22位閩臺專家學者紛紛發表了自己對譜牒的研究和見解。會議最后,泉港區人民政府文化顧問團名譽團長陳支平先生做了此次譜牒學術交流大會的總結。會后,閩臺宗親一同參觀了位于泉港區文化中心四樓的方志館。
同在上午進行的還有閩臺“三同文化”書畫展及筆會和閩臺北管樂舞《過河灣》創作研討會。參加這兩個活動的閩臺專家在現場進行了充分的交流,他們表示這樣的機會很難得,一定要好好利用起來,讓閩臺“三同文化”得以保護和傳承。
下午1時許,在泉港區領導、居民的陪同下,臺灣宗親參觀了城市展館、峰尾古城、后龍鎮土坑古民居等景點。獨具特色的泉港古城文化,讓在場的臺灣宗親深受感染。“族譜的對接”是下午的一大亮點,同名(同宗)村族譜的對接,象征著本次活動的圓滿成功。
游完了古城,臺灣宗親正式結束了在泉港兩天一夜的尋根謁祖之旅。在泉港區人民的歡送下,他們坐上了前往莆田的大巴車。下一站,他們將去祭拜媽祖,繼續本屆海峽論壇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