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砥礪鑄巨變,鼓勁揚帆再遠航。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泉港大建設、大提升、大跨越的重要戰略期。該區科學謀劃今后五年奮斗目標和工作任務,以“五區同創”為定位,以“率先建成海絲戰略重要支點,率先建成產城融合示范新區,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幸福社會”為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提級進位、趕超跨越。
率先建成海絲戰略重要支點
今后五年,泉港區將擔負起省市賦予的發展重任,立足區位和產業優勢,勇當先鋒,建設海西先導、海絲先行的石化基地。
為打造先導先行的“石化產業生態圈”,泉港將重點在產業、物流貿易、科技、循環方面下功夫。該區將重點發展多元化烯烴、乙烯、丙烯、苯、C4等五大產業鏈,形成上下游關聯密切、門類完整的產業體系。組建產學研用創新聯盟,打造集科技創新、產學研對接、人才培養、質量檢驗為一體的石化科技服務高地,為石化產業提供科技保障。發揮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優勢,加快建設熱電聯供、火炬氣回收、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等循環經濟項目,“化廢為寶”,使示范試點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為適應轉型升級要求,泉港將著力發展多元產業,進而打開區域開發建設的上升通道。該區以特色現代農業、光伏農業、智能溫控大棚建設、特色品牌農產品,農家樂、漁家樂、“互聯網+農產品營銷”等多種業態融合發展,促進農業發展“接二聯三”,推動一產“多態融合”;以實施石化工業園區、新材料高新區和“億元企業倍增計劃”,使之成為支撐區域發展的增長極,推動二產“多極支撐”;在港口物流業、現代服務業、房地產業、文化旅游業多點開花,培植壯大第三產業。
率先建成產城融合示范新區
今后五年,泉港將實施產城融合發展戰略,以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帶動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解決好“人進城、建好城、管好城”問題,實現“產、城、人”融合發展,全力爭創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
要使城市空間布局更加科學合理、土地開發利用更加集約高效,首先要在更高起點上提升城市規劃水平。泉港將立足泉州北翼新城定位,啟動土地利用、城鎮建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海洋開發、生態環境等“多規合一”,科學編制修編各類規劃,理順空間布局,統籌資源配置,實現各類規劃協調統一、無縫銜接。
該區將實施“東拓南進、沿灣向海”戰略,在更高層次上推動城市建設擴容提質。今后該區將加速城市核心區建設,推動中心工業區功能轉型,加快濱海新區建設,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做到既擴規模又提品質。同時,結合美麗鄉村、石結構房屋改造工作,實現路網暢通、管網提升、綠網建設,打造特色鄉鎮,塑造城鎮新形象。
城市綜合管理服務規范化精細化,有助于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服務能力。泉港今后將在“兩違”綜合執法、城鄉環衛工作、市容市貌整治、市政設施維護、城鄉安全飲水、城鄉公交客運實現全覆蓋,確保城市管理完善到位。
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幸福社會
今后五年,泉港區將朝著打造普惠共享、和諧共建的小康之路繼續前行。該區順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推動社會事業、社會保障、社會治理年年都有新進步。
泉港區將進一步健全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先看病后付費”等制度,實施勞動力培訓、就業、創業“三大工程”,逐步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高齡補貼等補助標準,全力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實現脫貧致富、全民小康。
補好民生短板,打造“質量民生”。圍繞創建省級文明城區目標,該區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教育提質,積極探索管辦評分離、招生考試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持續推進教育資源城區擴容、農村“改薄”工作,實施“名師名校長”工程,辦群眾滿意的教育;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完成泉港區醫院綜合改革,實施“名醫名科名院”工程,實現“健康強區”目標,促進醫療衛生事業更上層樓;注重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特色村寨的保護性開發,打響閩臺“三同文化”交流、北管音樂、山腰戲曲、福船等特色品牌,提升文化軟實力。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泉港將生態共建作為最大的民生福祉,把生態、環保、安全貫穿于區域開發建設的全過程。該區將堅守生態資源“紅線”、環境準入“高線”、節能減排“標線”、安全生產“底線”,在發展中保護生態。此外,將以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為目標,實施治水、治山、治氣、治污行動,提升環境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