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溪流中,一群小孩卷起褲管忙著打水仗、捉魚兒。溪中及岸邊栽種的再力花、睡蓮、茭白、千屈菜等植物長得郁郁蔥蔥。木棧道上,游人在散步、拍照,累了,便坐在邊上的亭子里,讓清風拂面,聽溪水歌唱……
近日,永春縣五里街鎮高垅現代農業示范區在球星智能溫室引入熊貓、長頸鹿、梅花鹿等高仿真動物,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游玩。近年來,該縣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并采取“農業+旅游”模式,發展觀光農業,成效顯著。 (姚德純 鄭玉嬌 攝)
8月21日是星期天,在永春縣吾峰鎮吾西村雙溪口的濕地公園里,人們愜意地享受著綠水青山間的那份悠閑。
日前,永春縣坑仔口鎮舉辦綜治宣傳文藝晚會,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形式宣傳綜治、道安以及計生等相關知識,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同時,讓他們了解有關綜治、交通等安全知識。圖為現場群眾參與知識競答。 (施由森 攝)
“以前可不是這樣!”村民施振成對家門前的變化感慨頗深。濕地公園所在的雙溪口,以前不僅有臨時搭蓋的房屋,還有不少旱廁和養豬場,生活污水直接排進溪中。“溪水非常渾濁,隔很遠還能聞到臭味,附近村民頗有怨言。”
吾峰鎮位于縣城北部,距縣城10多公里,永春的母親河桃溪主要支流之一的霞陵溪源頭就位于該鎮。為保護當地良好的生態和霞陵溪的水質,2013年吾峰鎮投入600多萬元對旱廁和養豬場進行改造,利用原有的地形和水文條件筑了個攔水壩,在壩內建起全縣首個濕地公園。
“鎮里把流域附近約40畝地都納入濕地保護范圍,還栽種了60多種植物,通過植物的吸收、過濾來改善水生態環境,實現從源頭上凈化污水。”吾峰鎮黨委書記夏輝亮介紹,濕地公園設置了入口景觀園、濕地印象、陽光草坡、活水灣和水生杉園五個節點,將山的嫵媚與水的妖嬈巧妙地結合,使之成為省級水利風景區和自駕旅游的觀光勝地。
作為國家級生態縣,近年來,永春全力推動生態文明試點創建,成為我省唯一同時承擔主體功能區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生態保護與建設等三項國家級試點的縣,并被列為全國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縣。在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該縣創新生態保護理念,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一套農村治污的生態模式。
從污臭熏天到花香滿園,從垃圾成山到如畫公園,吾峰鎮把污水濕地生態化處理作為美麗鎮區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既處理了垃圾污水,也使鎮容村貌得到美化、靚化。
“吾峰距離縣城很近,環境美了,游客也多了。”夏輝亮說,接下來將鼓勵農民建有機蔬菜基地、特色水果基地,發展農家樂,“鎮里還打算在濕地公園下游開發水上漂流項目”。
從生態治污到美麗鄉村
在永春桃城鎮豐山村,碧綠的稻田與美麗的村莊譜寫了一首和諧的田園交響曲。沿溪而建的濕地公園,更襯托出清新自然的氛圍。
“污水在人工濕地經自然沉淀、沙石層過濾后,油脂等被微生物分解,營養物被濕地植物吸收。我們設計了多級植物床,搭配不同植物,污水經層層凈化后變成可供農業灌溉的干凈水。”豐山村黨支部書記陳慶先說,之前,該村因為處于濟川溪的下游,上游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村里的農田,導致農田成為“臭水田”。“污水澆灌的稻子只長葉子不結穗,收成很不好。現在水變清澈了,稻子收成很不錯。”
此外,濕地還是一個巨大的蓄水庫,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漲水期儲存過量的降水,干旱天又能釋放水。“以前夏天下大雨時,經常發洪水。建了濕地后,洪水再也沒有出現了。”陳慶先說。
目前,永春縣在吾峰、桃城、東平、仙夾等鄉鎮已建成6個濕地公園,在建的還有五里街鎮、石鼓鎮、蓬壺鎮的3個濕地公園,總占地面積441畝,投資額3500萬元。“我們將用五年時間,在現有桃溪沿線濕地公園的基礎上,串點成片創建桃溪國家濕地公園。目前已完成《福建永春桃溪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2015―2022)》編制,并通過國家濕地公園評審專家組的考察評估等申報前期工作。”永春縣委書記蔡萌芽介紹。
“規劃建設濕地公園時,我們不僅充分考慮景觀、旅游要素,更充分考慮其生態功能及排水吸水功能。”蔡萌芽對筆者說,濕地公園集生態恢復、蓄洪防洪、文化展示和景觀休閑功能為一體,將成為未來永春重要的綜合性公園,可以預見,屆時將給市民游客呈現出一幅人鳥和諧共處、共享藍天綠水的美麗畫卷。
(姚德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