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廈門 > 廈門新聞 > 正文

廈門明代古城墻淪為停車場 石刻模糊石塊脫落

來源:海西晨報 2016-01-08 07:32 http://m.413629.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抵得住倭寇入侵,卻擋不住歲月的侵蝕,曾經見證了廈門600多年歷史的明代古城墻,如今只剩下一段,靜靜地臥在園南小學附近的一處山坡上。城墻上長滿了青苔,有些位置的石塊脫落了,城墻上下停滿了車,成了停車場。

游客在廈門城墻遺址上參觀。

明信片上的將軍祠

廈門城墻遺址成了停車場。

  昨日,接到讀者的反映后,記者探訪了廈門古城墻。市民呼吁,具有歷史價值的明代古城墻應得到更好的保護。

  破:石刻模糊石塊脫落

  昨日中午,記者來到了園南小學附近的出米巖小巷,順著小巷一直走,在一片停車場后找到了這段明代的古城墻。

  記者眼前的古城墻不復當年的巍峨和莊嚴,身上遍布著歲月留下的傷痕。

  城墻上有一棵巨大的榕樹,榕樹的根須將部分城墻“掩埋”住了,甚至伸到了石縫里。記者看到,在一片根須下面數塊石塊脫落了,形成了一個凹洞。

  在城墻上,記者找到了四五處石刻,其中包括清乾隆年間名將甘國寶所題的“瞻云”二字。不過這些朱紅的石刻,在雨水青苔的蠶食下已漸漸消失了,好幾個字都已經認不清了。

  臟:垃圾枯枝遍地

  走上古城墻,地上滿是青苔落葉和垃圾的景象更是令人感嘆。

  記者看到,城墻的地面幾乎全部被青苔覆蓋,地面的坑洞里堆積了很多落葉。礦泉水瓶、垃圾袋這些垃圾隨處可見,還有幾件破爛衣服。古城墻下,土頭垃圾、擋風玻璃碎片隨意堆放,還有一輛廢棄的送餐車。

  這些垃圾讓本就傷痕累累的古城墻看上去更加臟亂,絲毫沒有歷史古跡的滄桑感。

  城墻下停車場的保安說,古城墻沒有人打理,只有他們有時會去清掃。

  亂:古城墻變成停車場

  垃圾落葉只是讓古城墻臟亂,但城墻上停放的車子卻對城墻造成了破壞。

  記者看到,雖然城墻很窄,但還是有一輛白色的小車停到了城墻上。城墻的地面長時間裸露,會被風化,車子開上城墻無疑加重對城墻的破壞。

  而城墻下面已變成了停車場,這里停放了十多輛車子,其中不乏豪車。有些車子上面蓋著車篷布,顯然是長期停放的。

  停車場保安告訴記者,這段確實是古城墻,但因為產權問題,這里已經是停車場了,供周邊居民停放車子。臨時停車1小時內5元,4小時內10元,包月1個月400元。

  古城墻是廈門建城惟一文物

  歷史背景

  昨日,福建省社科聯委員、著名文史專家彭一萬告訴記者,這段古城墻是廈門城遺址,當初為了防倭寇所建,是證明廈門建城歷史的惟一文物。

  彭一萬介紹,廈門古城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七年(1394),共有4個門:東門啟明、西門懷音、南門洽德、北門潢樞,每個城門上都安放了大炮。廈門古城與金門所城、高浦所城以及永寧衛城、鎮海衛城互為掎角,鞏固海防。

  清朝施瑯將軍收復臺灣后,在明代古城內成立水師提督衙門。康熙二十四年,將原來的城墻拆除重新擴建,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再次重修。廈門城經過擴建,長約2000米,面積約0.3平方公里。

  鴉片戰爭后,英軍攻占廈門城。隨著廈門修筑馬路的需要,曾陸續拆除部分城墻。1994年,為紀念建城600周年,市政府撥款繕殘補缺,修復城墻64米,復建城垛子28個,立碑建亭,鋪造通路。

  我們現在看到的古城墻,僅剩下北門一段,長度不過百米。

  古城墻的輝煌歷史不僅被記載在歷史和書籍中,也被公眾認同。

  在古城墻下,記者找到了兩塊碑。第一塊碑上寫著廈門城遺址,上面寫著“于1961年1月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于1982年3月重新公布”,另一塊上寫著“于2005年5月11日公布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然而,在一些老廈門人的記憶中,古城墻不如其他歷史遺跡那么出名。70多歲的張先生也是老廈門人。張先生說,他以前就聽過這段城墻,但一直沒有去過。直到最近他孫子進了園南小學,他經常在這周邊活動,前段時間才去看了城墻。

  在古城墻上,記者見到了一對游客。游客施先生說,他們不是廈門人,之前看過報紙知道古城墻的歷史,幾次來尋訪都沒有找到。“這段城墻看上去都沒有保護,實在是太可惜了。”

  建議建成遺址公園

  專家呼吁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2003年8月中旬,古城墻就已引起關注,有關部門當時曾表示,將在這段明古城墻基礎上,建一個城址博物館。

  2011年8月,當時的廈門市規劃局制定出一份“廈門明古城墻保護項目策劃書”,并已報送市政府。策劃書提到,將保留參天古榕和摩崖石刻,打通“任督六脈”———北連幸福路,東接中山公園,將目前僅存的70米城墻,擴大成總面積1.8公頃的“遺址公園”……不過,這個策劃書的規劃并未實現。

  彭一萬表示,古城墻建立公園是一個非常好的提議,因為古城墻有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淀,建立公園不僅能承載歷史,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地方。

  “古城墻是證明廈門建城歷史惟一文物,記錄下了廈門建城的600多年歷史。只是古城墻用的是花崗巖,時間久了不僅顯得陳舊,而且會被風化,希望能通過現代科技,讓古城墻能得到更好的保護。”彭一萬說。

  廈門藏家陳亞元:若修復將軍祠 我愿提供幫助

  追蹤

  “我收藏了明信片和民國紙幣,上面都畫了當年將軍祠的盛景。如果要修復將軍祠,我可以提供明信片供參考。”昨日,廈門藏家陳亞元和晨報取得聯系。

  陳亞元表示,他以前收集到了民國時期福建銀行發行的紙幣,上面印著將軍祠堂和石牌坊圖案,而將軍祠明信片是他朋友網上拍賣得來送他的。

  看了晨報的報道后,陳亞元感觸很深。他認為,屬于廈門的老東西越來越少了,將軍祠承載了廈門的一段歷史,重修將軍祠能銘記歷史,紀念施瑯和吳英兩位民族英雄。如果需要修復將軍祠,他愿意提供這些舊資料做參考。

  此外,還有不少市民打進晨報熱線電話8080000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市民張女士表示,建議在石獅子周邊規劃一小塊范圍做保護地,豎個牌子紀念將軍祠,也可以規劃成街頭的小綠地、小公園。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留學人員可申領最高可獲15萬資助 申報時間
  • NBA G聯賽球員選秀 廈門籍球員林葳被德克薩
  • 請家政暑期帶娃 不少家長“嘗鮮”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醫解百科︱為什么要經常出去玩?(視頻)
    醫解百科︱為什么要經常出去玩?(視頻)
    斜視手術什么年齡做較合適?
    斜視手術什么年齡做較合適?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華安縣殯儀服務中心落成投用 洪梅鎮:一只姜母鴨烹出鄉村振興好“味” 人保財險臺商投資區營銷服務部:戰高溫 男子假離婚逃避債務拒付百萬元欠款 南安 長泰區主要領導赴基層開展“夏送清涼”走 石獅市政府主要領導調研住宅小區物業管理 人保財險鯉城支公司:愛和責任 保險讓生 石獅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題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