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攝制的《文脈春秋·廈門篇》在思明區正式開機。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題材標桿之作,《文脈春秋》開播以來收視亮眼,本次拍攝延續《文脈春秋》“一期一城”的傳統,首次聚焦廈門,解碼廈門的文脈基因,展現廈門城鄉建設新征程中歷史文化遺產煥發出的新活力、新魅力。
觀一城文脈,知古今春秋。廈門是東南沿海的璀璨明珠,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豐富的文化遺產和獨特的自然風光。在這里,鼓浪嶼的悠揚琴聲和海浪的輕吟交織,中山路繁華與古樸并存,沙坡尾歷史氣息與文化內涵相互交融,同安閃爍著千年古城的歷史風華……作為全國為數不多的近現代史跡型海島城市,廈門發展軌跡特色鮮明,歷史文化價值突出。自2020年11月獲評“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之后,廈門又以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目標,全方位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
描繪城市發展的文脈印記,展現新時代的萬千氣象,拍攝團隊將聚焦廈門歷史街區、歷史地段的歷史淵源、文化韻味、建筑風貌等全方位精心拍攝,以鼓浪嶼、集美學村、同安古城、筼筜湖等承載著廈門歷史文脈的區域為坐標,探尋廈門的歷史文化、特色格局、煙火生活,講述新時代下文脈保護、傳承和發展的故事。目前,導演及攝制組已進駐古城墻、筼筜湖取景,拍攝周期約半個月,后續成品將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及央視頻、央視網同步上線,進一步宣傳廈門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
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專班辦公室、市資源規劃局表示,此次拍攝工作將讓市民更加深入了解廈門的歷史縱深與文脈傳承,進一步強化社會各界對歷史文化保護工作的認識,將全力配合、積極對接,確保拍攝工作順利開展,拍攝活動高效有序進行。當前,廈門正在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市資源規劃局將堅守延續歷史文脈的初心,努力在傳承歷史文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等方面積極探索,持續深化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推進保護修繕、多元化開展活化利用。
?。◤B門日報記者 袁舒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