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金雞創投樣片實驗室首映儀式在廈門舉行,以同安為核心取景地的閩南布袋戲題材電影《再搬一出戲》亮相。這是2019年金雞獎落戶廈門以來,首部獲得“金雞創投·廈門制造”優勝項目獎的廈門本土題材影片。
電影《再搬一出戲》由顏志堅執導并編劇,殷若昕監制,褚瑤茜、冉鴿美齡擔任制片,楊貴媚(中國臺灣)、曾懷毅、葉清風等演員主演,同安區委宣傳部聯合出品。
非遺入戲
看見傳統的現代魅力
福建人耳熟能詳的布袋戲,就是這部影片的敘事線索。在電影中,布袋戲這一非遺技藝巧妙融入劇情發展與情感表達,成為推動母子冰釋前嫌、主角找到人生方向的核心道具。
影片展示后,《再搬一出戲》主創團隊上臺,與觀眾面對面分享創作思路及過程。導演顏志堅說,布袋戲的演員藏在舞臺背后,就像中國人含蓄的情感表達方式,電影里母子便借由布袋戲傳情達意,“我們希望打造出具有東方美學的作品”。
“我在同安出生、長大,童年記憶對我的影響很大,我時常回想起小時候,媽媽帶我去廟口看布袋戲的場景,所以在劇本創作初期我就在尋找這些場景。”顏志堅表示,這是他創作的首部劇情片,故事原型就是自己的經歷,拍攝過程得到了同安當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
在同安土生土長的演員葉清風說:“在家門口拍電影,讓我覺得很松弛,特別希望通過我們的創作,把我們同安的風土人情推廣出去,讓這里的文化被看見、被記住。”
值得一提的是,《再搬一出戲》片名本身就具有閩南特色。“搬戲”在閩南話里意為“演戲”,而對于不懂閩南話的觀眾來說,聽起來則像是把戲搬到了舞臺上。
影業興城
照亮古城的未來藍圖
這部融合傳統非遺與現代影像的作品,有著濃濃的閩南煙火氣——主創團隊介紹,在被譽為“千年銀城”的同安取景是一大原因。
拍攝期間,劇組深度挖掘同安區的文化底蘊與地域特色,先后在同安古城老街,以及銀同天后宮等歷史地標取景,將同安的古樸街巷風貌、濃郁閩南生活氣息與深厚人文底蘊盡數納入鏡頭,讓古城的煙火氣與傳統非遺的雅致感在光影中自然交融。
事實上,同安早已是備受青睞的天然攝影棚。近些年,《西虹市首富》《開端》《對手》等影視劇先后在同安取景,僅去年就有10余部影視劇在同安大橫街、同字厝、環東浪漫線等地拍攝,彰顯著同安澎湃的文化活力。
當前,同安區正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區位優勢,持續推動影視產業集聚發展。在日前舉辦的金雞電影市場啟動儀式暨廈門文化影視產業項目簽約儀式上,同安區文化影視產業簽約項目共計14個,投資金額達18.52億元。
同安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影視作品中頻頻出現的“同安元素”,彰顯了同安區推動“本土文化+影視產業”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有助于傳播同安文化、提升同安知名度,更為廈門加快建設電影之城、影視之都提供助力。
(廈門日報記者 林健華 通訊員 余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