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采購小額商品,要等到審批流程結束;現在,有了新版網上超市,紙質材料“下崗”,特色商品“上線”,小額采購“提速”——不少省直單位的采購專員為我省的政府采購數字化轉型點贊。
近日,記者從福建省政府采購網上超市自行采購專區運營管理方——福建省大數據集團所屬福建省數據流通控股有限公司獲悉,該專區開放3個月以來,累計成交訂單935筆,總成交金額突破1000萬元。
作為省級政府采購數字化平臺的核心載體,福建省政府采購網上超市于2017年上線,實現納入網上超市品目且在一定預算金額以下的貨物和服務全流程網上交易和動態監管,顯著提升了政府采購管理效能。不過,小額高頻貨物采購依然以線下模式為主,存在采購周期冗長、比價機制缺失、監督檢查不便等問題。
如何為采購人小額度、多頻次的采購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提高采購質效?今年7月,省財政廳上線政府采購自行采購平臺,并在新版網上超市增設自行采購專區。
自行采購平臺為獨立運行的系統,主要為政府采購集中采購目錄以外分散采購限額標準以下的采購項目提供線上采購途徑。采購人單位可通過福建省政府采購網進入福建省政府采購網上超市,在自行采購專區免費使用該平臺。凡通過該平臺采購的項目,必須全流程電子化,不再使用紙質材料。
自行采購專區采用“綜合館+專業館”的運營模式。其中,“綜合館”重點針對辦公用品、日用百貨等小額零星采購需求,引入大型綜合(供應鏈)電商和品牌電商統一管理,利用其規模化倉儲物流、品控體系和技術平臺,進一步降低政府采購成本,有效提升了采購效率。截至目前,“綜合館”已上架商品5.6萬款,涵蓋7大類150個品目,充分滿足了采購人“小金額、高頻次”的采購需求。“專業館”部分,“福建特色商品館”匯聚了茶葉、菌菇、工藝品等本土特色商品,“綠色建材館”則聚焦節能環保產品,為采購單位提供綠色低碳的采購選擇。
作為第三方運營管理機構,福建省數據流通控股有限公司創新構建了“AI+人工”雙軌監管體系,由AI巡檢系統對平臺全量商品的價格、參數及品目匹配度進行實時檢查;人工團隊則專注審核品牌資質與參數合規性,從源頭上杜絕價格虛高等問題。同時,平臺還充分發揮數據要素價值,通過大數據分析為供應商決策提供支持,可實時生成采購分析報告,幫助供應商優化商品計劃。
據悉,下一步,該平臺將開發采購趨勢預測、供應商信用評估等數據產品,為采購監管和決策提供更精準的數據支持。(記者 張輝 通訊員 張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