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出國留學申請季,很多學生委托國內知名中介申請海外大學。然而記者調查了解到,看似省心省力為您“全包式服務”的留學中介,實則漏洞百出,淪為不靠譜中介。
信息不對稱誤了大事
2014年4月,正當朋友們陸續接到心儀的美國大學錄取通知書時,計劃同年赴美讀本科的王明(化名)的收件箱里卻躺滿了一封封的拒絕信。百思不得其解的他找到自己的留學中介,才發現被新東方前途出國(新東方旗下從事出國留學服務的專職機構)負責文書的老師耽誤了大事。
“我寫了10篇文書,其中4篇‘保底校’文書在寄送時署名都署成了別的學校。”王明告訴記者,“直到申請季結束的時候,我才發現了這個錯誤,因為中介不允許我們在申請季期間查看自己的申請系統和郵箱。”
小到接收錄信拒信的郵箱,大到文書申請系統,中介掌握著所有賬戶的信息,在合同中明文禁止學生親自操作這些賬戶。這種信息的不對稱在限制了學生知情權的同時,還使學生在申請過程中變得十分被動。
高價服務申到保底“水校”
記者調查后發現,在留學潮愈演愈熱的今天,許多像王明一樣的出國留學申請者都與國內知名中介簽訂合同,由機構全權負責申請表格填寫、文書修改及行前準備,學生本人只需提供最基本的資料和文書想法。這些服務的價格從3萬到15萬不等,其差距往往體現在學校的申請數量及文書和申請賬號的封閉程度上,而非服務質量。當學生連自己的文書都無法查看時,嚴重的信息不透明便在無形中給了中介投機取巧的空間。
“申請機構為了通過率,申請了一些我并不知道的保底學校。”直到現在,即將在美國某大學讀大三的孟辰(化名)回憶起自己當年在天道留學的申請經歷,還是懊悔不已。2013年夏天,他與天道留學簽訂了8萬元的合同,約定申請10所學校。然而申請季進行到一半,他才發現這些幫忙的“老師”大多沒有留學背景,所謂“文書指導”也僅僅是改改語法,對文章的構思、結構并無幫助。
“以我的文書數量,完全能申請更多學校,但是加一所學校就要多收兩千塊錢,我也沒法親自提交文書,明明是自己的申請季,自己卻成了局外人。”孟辰認為,以他的成績,本可以嘗試一些前三十的名校,最后敲定的選校名單里,只有寥寥幾所是他中意的,剩余均為中國學生泛濫的保底“水校”。
留學中介市場亂象何時休?
“這些問題幾乎都集中在大型留學中介,因為不少這種留學公司的申請已被流水線化,一個老師帶三四十個學生,每個程序都走一樣的步驟,個別學生出點小錯并不影響公司業績,但對學生而言就是毀了整個申請季。”曾參與留學中介調查的楊悅(化名)分析道,“相反,由外籍顧問主導申請的一些中小型中介反而在滿意度中有所上升,具體表現在:專業性更強,申請顧問從一而終,承諾與實際服務產生的偏差較小,服務人性化。”
然而,楊悅也提醒留學生們不要盲目迷信小型中介和外籍顧問。“有時候很多機構會聘請同一個外籍顧問,向學生開出30萬元的天價,如果學生自己聯系這個顧問只需10萬元以內的費用。”
為什么近幾年留學中介質量如此參差不齊?留學業內人士、三士渡教育學術總監徐譚妥認為,這從根本上還是要歸咎于相關部門監管力度不夠。并且,由于市場信息不對稱,許多留學生家長對中介的運行模式和留學申請的規則并不了解,輕信那些走廣告路線的大中介。
徐譚妥認為,家長和孩子在申請季開始前應多在互聯網上對比中介信息,多去留學論壇、留學交流群逛逛,不要被大中介的廣告效應所蒙蔽。若真遇上了“黑心”中介,也不能輕易“認栽”,要用正當法律手段跟機構據理力爭。(何家寧、高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