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裕兩次當面爭取楊振寧回國
【楊振寧棄外國國籍引熱議 其父曾三次勸其回國都未成功】1957年10月,李政道、楊振寧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獲此殊榮,故而在國內引起極大震動,《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科學通報》等主流媒體紛紛給予報道,提振人心。中國物理學會再次發去賀電,電文中說:“中國物理學家對這一可喜的事件感到自豪。”同時,中國政府還決定派物理學家張文裕前往瑞典斯德哥爾摩參加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用意就是要爭取李、楊回國。之所以委派張文裕前去,主要是考慮到張文裕本身就是著名物理學家,西南聯大時期張文裕曾是李、楊二人的老師。張文裕旅美期間,與李、楊之間也一直保持聯系——李、楊發表在美國《物理評論》上獲諾貝爾獎的科學論文的預印本就是張文裕在1956年10月份回國時帶回來的。
新中國政府試圖通過張文裕這位李、楊的老師,說服二人回國工作。當時,張文裕正在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工作,“國內給他打電報,讓他去瑞典,一方面祝賀李、楊獲獎,同時爭取他們回國工作。”
據張文裕回憶,在瑞典期間,“盡管授獎活動的日程安排很緊張,李政道和楊振寧還是抽時間到旅館里看望了他,并且邀請他參加授獎典禮和瑞典皇家為他們舉行的盛大宴會”。當然,張文裕也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向楊振寧和李政道轉達了周總理的意思,希望他們能回到國內工作,他們聽了很感動,兩人都表示很感謝國內的關心。他們說,我們還年輕,爭取在國外工作一段時間,到一定的時候再回去”。此外,張文裕還談到楊武之請他為楊振寧捎信之事:“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之后,他曾讓我給楊振寧帶信,信寫得很長,叫楊振寧回國。”
不過,那時的李、楊二人正處于事業的巔峰時期,加之1957年“反右”運動的消極影響,因此婉拒了國內方面的盛情邀請。據張文裕回憶,1958年在日內瓦召開高能物理會議,國內又派他去做李、楊二人的工作。可是這一次,張文裕在與李、楊二人交談的過程中,明顯感到1957年國內的“反右運動”給李、楊二人帶來很大的思想震動。當張文裕提到回國的事情時,李、楊二人明顯不像一年前那樣熱情了。或許就是因為這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楊振寧沒有在1950年代后期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