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前不久在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發表講話,強調我們要注重家庭文明建設,注重家風家訓。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5.7%的受訪者家中有家訓,71.7%的受訪者認為家風家訓應包含“孝敬父母”,55.8%的受訪者認為家風家訓對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有很大影響,68.5%的受訪者建議父母從小教導孩子了解家訓。
74.5%受訪者認為制定家訓有必要
“從小爸媽就教育我做一個善良寬厚的人,這就是我們家的家訓。”25歲的北京青年趙琳認為家訓是一個家庭傳承的紐帶,也是個體成長的坐標,特別重要。
“古往今來,杰出的人物或者家族都很注重家風。”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趙楠認為,好的家風可以培養孩子優秀的個人品質,進而使一個家庭都具有獨特的氣質。
“爸媽一直教育我們認真讀書、努力奮進、自力更生。”趙楠說,“若能將規矩以家訓形式確定下來,效果會更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河南商丘某公立學校教師錢軍認為,一些道理家長應該從小就教給孩子。“我當老師這么多年,發現那些性格很好、學習很棒的學生,大都擁有良好的家風。這些學生的父母大都謙遜禮貌,努力奮斗。每個家庭都應該擁有良好的家風家訓,并以此來教育孩子”。
民調顯示,55.7%的受訪者家中有家訓,32.1%的受訪者沒有。74.5%的受訪者認為制定家訓有必要,其中27.3%的受訪者認為非常有必要。
“家風家訓包含的內容可以很廣泛,最基本的內容就是誠實善良、孝敬父母等。只有小家團結和諧,整個社會才會良性發展。”錢軍說。
調查中,71.7%的受訪者認為家風家訓應該包含孝敬父母。
近日舉辦的“北京少年·孝心榜樣”征集活動,評出了10名“北京少年·孝心榜樣”和100名“京城孝心好少年”。集中展現了未成年人孝老愛親、崇德向善、自強奮進、陽光向上的文化傳承和精神風貌。
受訪者認為家風家訓還應包括:勤儉持家(52.1%)、勤勞善良(50.7%)、友愛兄弟(49.5%)、遵紀守法(49.3%)、鄰里團結(43.7%)、誠信待人(43.4%)、遵德守禮(42.7%)、自食其力(38.7%)、樂于助人(34.6%)、自由平等(28.2%)、熱愛公益(15.2%)等。
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副教授任寶菊說,中國的家訓文化博大精深,自成體系,主要目標是教育孩子成長為品行端正的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