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延伸]
共享汽車該設置怎樣門檻?
近日,市教委、市公安局交警總隊,針對未成年孩子違規騎行共享單車現象達成管理共識,并推出了不在中小學、少年宮等未成年人出入集中的場所投放共享單車;不滿12周歲學生不準騎自行車、不滿16周歲學生不得駕駛電動自行車等系列措施。在具體實施方面,要求各共享單車企業從改進注冊辦法、履行簽約承諾、增加彈窗提示、強化信用管理、更新智能鎖等方面,嚴格落實法律法規關于未成年人騎行單車的要求;交通管理部門將進一步加強針對未成年人騎行非機動車的巡查執法力度。
相關各方已經意識到未成年孩子在騎行共享單車方面存在的隱患,那么最近聲勢愈發火熱的共享汽車,面對類似的安全隱患又該如何監控和管理呢?《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第十二條明確,申請機動車駕駛證的人,應當符合年齡條件,即:申請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殘疾人專用小型自動擋載客汽車、輕便摩托車準駕車型的,在18周歲以上、70周歲以下。共享汽車公司該如何確認駕駛者的身份,設置怎樣的門檻并進行防范呢?
[專家觀點]
身份認證應該是動態性的
知名互聯網分析師錢皓表示,比起傳統的雙邊市場,共享汽車在管理上存在更大的難度:“類比網約車,網約車只需要管理好供給方也就是司機,對消費端也就是乘客的管理要求不高,而共享汽車則需要同時管理好供需兩方。”共享汽車因為是由用戶自己進行駕駛,所以對駕駛人的身份認證、安全駕駛、安全停車以及對車輛的保護等都應有嚴格的規定,但要保證用戶遵守這些規定,目前尚且缺乏有效的約束手段。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表示,共享汽車與共享單車還不一樣,如果用戶身份無法準確認證,很可能會被不法分子利用。所以,這種網絡實名身份認證,不應該只是進入門檻的一種儀式,它更應該是動態性質的認證,要保證賬號和人的對應性。就舉證責任來講,一旦出了問題,賬號所有權人是要承擔責任的,不管是不是被盜號或是借用他人賬號。而為了幫助用戶有效地規避盜號風險,以及確保實際駕駛員與賬號所有者的對應性,共享汽車平臺或許還應該多加一個驗證環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