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邊大多數同齡人,一個接一個地尋找或大或小的房子安頓自己的生活時,29歲的杭州人否否的家,還沒有落在地上。
一輛報廢的大巴車承載了他的全部家當。在此之前,父母也給他買過房子,在杭州城西,足足100平方米。但是,這個“嘻哈”的年輕人,幾乎想也沒想,就賣了房子,創業,然后改造了一輛大巴車當做家。
大巴車不大,30平方米,狹長,從頭走到尾不過10步。有裝酒的吧臺,有現代畫,有留聲機和大音箱,還有壁爐,旁邊堆的柴火,散發著木頭的香味。
否否常年戴著鴨舌帽,狹小的大巴上專門有兩個格子的空間用來擺放他的帽子。改造后的大巴被涂成艷麗的黃色,從工作臺到懶人沙發的一切細節都散發著告別傳統的意味。晚上,這里可以舉行很“躁”的電音派對;白天,支起窗戶,可以就著遠處茶山飄來的空氣,吃新出爐的全麥面包。近處是一個嘈雜、顛簸的拆遷工地。
最近關于房子的新聞不斷,朋友圈以“房子”為關鍵詞的“雞湯”與“反雞湯”層出不窮。否否懶得打開它們當中的任何一個。
在法語中,fou是瘋狂、執著的意思。2010年否否前往法國第戎國立高等藝術學院攻讀研究生,學的是當代藝術。2013年年底回國,父母就已經給他置了“安身立命的房子”,規劃好了新生活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