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安市英都鎮“印象英溪古碼頭”施工現場,挖掘機正在平整邊坡,彩虹跑道和濱水步道已經成形,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景象。這座承載海絲記憶的古碼頭正加速煥新。
“英溪曾是泉州瓷器等貨物運往刺桐港的重要內河航道,英都則是樞紐碼頭,英山‘翁絹’是泉州遠銷海外的出口商品。據記載,宋代以來,英溪中游的董林溪埔碼頭常有數十艘駁船停泊。英都方圓幾十里的糧食、木炭、絲綢、茶葉等大宗產品和手工藝品,都是從董林碼頭裝船,沿英溪、西溪、晉江航運到泉州銷售,再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暢銷東南亞。”英都鎮鄉村振興服務中心主任黃小藝告訴記者,隨著時代變遷,曾經繁榮的古碼頭慢慢被世人遺忘。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英都豐厚的歷史文化,挖掘古碼頭文化底蘊,再現英溪董林古碼頭的盛況,英都鎮啟動“印象英溪古碼頭”項目建設,總投資約1.2億元,將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內河驛渡文化景觀公園、健康跑道、水利文化主題公園等配套項目。
“目前,項目已完成1公里健康跑道、濱水步道的建設以及董林橋周邊環境整治,累計投入5000萬元,已經完成總工程量的30%。”黃小藝介紹,接下來,“海上絲綢之路”內河驛渡文化景觀公園也將啟動建設。
“為了讓董林古碼頭更有‘古味’,我們修復了一座宋元時期的古塔,搜尋了舊石料用于景觀打造,屆時將建設階梯式文化廣場。溪中將設置船型舞臺,用于舉辦音樂會等活動,沿岸還將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英都拔拔燈’等元素,董林古碼頭旁邊還將建設‘非遺館’,讓古碼頭兼具歷史質感與文化活力。”項目相關負責人洪宗洲介紹。
記者了解到,未來項目還將增設“霞溪號”“民山號”游船,同時整合英溪兩岸休閑觀光慢生活、金溪灣小區,做好“古”+“新”(英都夜市)文體旅經濟融合文章。(記者 賴香珠 李想 通訊員 吳旭珺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