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了解到,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發布《煙花爆竹 安全與質量》強制性國家標準。該標準全面整合替代GB 10631—2013等7項國家標準,針對煙花爆竹生產、經營、運輸、燃放各環節,加嚴安全要求,提升質量水平,引導安全燃放,為煙花爆竹行業安全監管與高質量發展提供關鍵技術支撐。本次修訂實現四大突破:
一是整合多項標準,解決原有標準分散重疊問題。首次將煙花爆竹產品的分類、分級、安全要求、包裝標志等內容統一納入單一標準,為行業提供“一本通”式技術要求。
二是優化分類分級,適配安全生產和監管效能。將產品分類細化為爆竹類、玩具類、摩擦類、旋轉類、噴花類、吐珠類、升空類、小禮花類、禮花彈類、架子煙花類、組合煙花類共11大類25小類,產品安全與消費選擇性更加清晰。
三是新增關鍵技術要求,補齊質量安全短板。近年來,煙花爆竹產品混合包裝較為流行,但一直以來,沒有相應標準對“混合包”質量安全提出要求,混合包是指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類別產品的煙花爆竹包裝單元。該標準首次明確“混合包”的包裝、標志和產品要求,同時新增出口產品質量安全要求。
四是嚴格重要指標要求,提升安全可控性。進一步規范各類產品的藥種、材質及燃放性能等重要指標,從源頭降低安全環保風險,提升燃放安全性。例如關于聲級值的規定,原標準規定個人燃放類產品的聲級值小于等于110dB,修訂后的標準按照不同產品不同效果分別對聲級值進行了規定。
該標準將于2026年5月1日正式實施,將從多維度賦能行業發展與安全管控:
對行業而言,能加快推動淘汰落后產能,引導全產業鏈向規范化、高質量轉型。 對監管部門而言,可提供更細致的分級分類標準、檢驗檢測依據,顯著提升安全監管效能。 對消費者而言,通過規范安全標志與燃放說明,有效降低因誤操作引發的風險。 對出口貿易而言,既能提前規避出口前的安全生產隱患,又能依托附錄新增的與ISO標準、美國標準、歐盟標準的分類對照內容,助力我國煙花爆竹產品更好適配國際市場規則,提升出口競爭力。
(總臺央視記者 李晶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天問一號“驚鴻一瞥”!神秘阿特拉斯彗星特2025-11-06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