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在廣東團分組討論結束后,廣州市長陳建華被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圍堵:“廣州老百姓為何敢罵政府,孟浩的胡子這么長,市長是不是有壓力?”陳建華表現淡定,“孟浩留胡子是幫助政府改善工作,留胡子是對政府的監督。”在被問到“您希望廣州市更多老百姓留胡子嗎”時,陳建華更是揮灑自如,“不能都留胡子啊,我有壓力啊,因為他們吃飯會不方便啊,當然如果他愛好可以。”(《南方都市報》昨天報道)
陳市長的回答頗有一副“如你無壓力,我便無壓力”的姿態。而阿棟的解讀是,陳市長不怕壓力,就不會給孟浩壓力,當然更不會給我們壓力。
其實不光是陳市長,連阿棟這個媒體人也常被人問起:你總這么在電視上提意見,就不怕秋后算賬嗎?數數手指,我干這行也十幾個年頭了,但無論是春去,還是秋來,好像還沒什么人找過我算賬。
廣東百姓敢言,全國皆知。中國數千年文化,覺得官老爺可是高高在上的呀。雖說是新中國了,但官員,對于我們老百姓來說還是深不可測。現在可好,官老爺走到人前說人話,而且還可以被老百姓罵,這是何等的大快人心,開天辟地。從孟浩誓不低頭的長胡子,到韓志鵬的敢言,甚至直接到物價局拍局長的門……看似弱小的老百姓可以與官老爺講道理,談條件,甚至針鋒相對,只因有一個罵的空間,只因官員們有一份被罵的包容。
每個人都有自尊,沒有誰天生愿意被罵。而官員們能讓老百姓罵,當屬不易。但官員們也應該明白,被看似比自己弱小的人罵是不舒服,但這罵的是真話,罵的是信任、更是良心。更何況老百姓不是弱者,老祖宗教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哪天老百姓連話都不屑罵了,那官員們也就該回家種紅薯了。
現在,還有不少官員們總不理解老百姓的罵聲。老百姓一罵,他們就覺得刺耳,覺得老百姓都是刁民。其實他不明白一個很簡單的道理。試想,父母為什么不罵別人家的孩子,因為別家的孩子不關咱什么事。罵自家的孩子,就是要讓他成人、成才;拉出去遛,不至于丟人。
阿棟希望,陳建華市長的一席話能警醒那些還總把自己當角兒,不能受一點氣的官老爺們。當官,可不是讓你上來對老百姓耀武揚威的。你哪天當了公仆,你就得學會被罵了,還得說“謝謝”;更得明白,罵完了,自己灰頭土臉的,還得幫老百姓解決問題。說白了,當官,就是為了讓老百姓的罵聲越來越少,幸福感,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