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22日訊(通訊員 漳浦融媒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受臺風“韋帕”外圍環流影響,7月21日,漳浦普降暴雨到大暴雨,部分鄉鎮特大暴雨。全縣迅速啟動防汛應急響應,廣大黨員干部聞“汛”而動,沖鋒在防汛一線。他們頂風冒雨排查隱患、爭分奪秒排除險情,在狂風暴雨中筑起一道道堅不可摧的防汛屏障,以實際行動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前亭鎮
7月21日,前亭鎮積極做好防御暴雨工作,組織鎮村干部做好地質災害點、低洼地帶、高陡邊坡、危舊房屋等危險區域人員排查和轉移,同時做好道路兩側山體、路基隱患排查,及時消除隱患,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前亭鎮 陳燕茹)
綏安鎮
7月21日晚,綏安鎮以“汛”為令,迅速組織265名鎮村干部對全鎮范圍內的地質災害點、山洪風險區等重點區域開展全覆蓋巡查,同時做好危險區域群眾轉移安置工作,及時轉移安置風險點人員73名,全力守護轄區群眾安全。(綏安鎮 許韶)
盤陀鎮
7月21日晚,盤陀鎮組織鎮村干部下沉一線,緊盯地質災害點、高陡邊坡、易滑坡地帶、危房舊屋、低洼區域及山塘水庫等關鍵部位,開展“拉網式”排查,轉移安置危險地帶群眾,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盤陀鎮 吳玉玲)
石榴鎮
7月21日晚,石榴鎮鎮村干部全線下沉,聚焦地質災害點、低洼地帶、高陡邊坡、危舊房屋等關鍵區域,推進拉網式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同步開展積水清理、路面清淤,保障道路暢通,并設置警示牌與警戒線,阻斷危險區域人員通行,同時逐戶上門做好群眾轉移勸導,堅決落實“應轉盡轉、不落一人”要求,以扎實行動守護全鎮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石榴鎮 蔡雪亭 陳立宇)
長橋鎮
7月21日晚,長橋鎮迅速組織鎮村干部下沉一線,進一步對轄區高陡邊坡、危舊房屋、地質災害隱患點、坍塌積水路段等重點區域進行細致排查,設置警戒線和警示標識,轉移危險區域群眾,切實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長橋鎮 林妙君)
官潯鎮
7月21日,官潯鎮鎮村干部積極響應號召,第一時間投入防汛工作。逐一排查地質災害點、低洼地帶、高陡邊坡及危舊房屋等危險區域,全力組織群眾轉移避險,同時對道路兩側山體、路基隱患展開“拉網式”排查,及時消除安全風險,以最快行動筑牢安全防線,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官潯鎮 王菲芳)
赤嶺畬族鄉
7月21日晚,赤嶺畬族鄉鎮村干部下沉一線,緊盯低洼地帶、地質災害隱患點等關鍵區域,有序將群眾轉移至安置點。同時,組織人員和機械力量開展排澇清淤、道路清障、河道疏通等應急處置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赤嶺畬族鄉 朱丹)
湖西畬族鄉
7月21日晚上,湖西畬族鄉迅速啟動防暴雨應急響應機制,鄉、村兩級干部下沉一線,對低洼地帶、臨水臨崖、危舊房屋、道路橋涵等重點區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同時做好危險區域群眾轉移安置和應急物資保障工作,全力保障轄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湖西畬族鄉 薛旭輝)
赤土鄉
7月21日晚,受暴雨天氣影響,赤土鄉立即啟動應急響應,連夜集結,截至7月22日上午9點,組織鎮村干部下沉255人次到一線,緊盯溪邊河邊受威脅區域住戶及臨時搭蓋工棚的低洼地帶、地質災害隱患點等關鍵區域,有序將群眾轉移至安置點,共轉移15戶19人,并做好后續跟蹤工作,確保人員不回流,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赤土鄉 藍雅虹)
深土鎮
7月21日晚,深土鎮組織鎮村干部下沉一線,緊盯低洼地帶、地質災害隱患點等關鍵區域,有序將群眾轉移至安置點,并做好后續跟蹤工作,確保人員不回流,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深土鎮 詹宇鎮)
六鰲鎮
7月21日晚,六鰲鎮鎮村干部聞令而動、連夜集結,冒雨奮戰在防汛一線,分組對轄區內低洼易澇地帶、危舊房屋、災害隱患點以及交通主干道等重點區域展開拉網式、全覆蓋的細致排查,同時做好危險區域群眾轉移安置和應急物資保障工作,嚴密防范可能發生的次生災害,全力以赴保障六鰲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六鰲鎮 郭秋玲)
漳浦鹽場
7月21日,漳浦鹽場場村工作人員下沉一線,積極轉移低洼地帶、危舊房屋等危險區域人員,做到果斷轉移、應轉盡轉,同時加強巡查排險,做好防范應對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漳浦鹽場 張靜媛)
縣氣象局
7月21日,縣氣象局全體干部職工嚴陣以待,業務人員密切監視天氣形勢變化,加強與市氣象局會商研判,及時發布預警預報服務,筑牢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縣氣象局 林宇香)
縣自然資源局
受臺風“韋帕”外圍環流影響,我縣普降暴雨到大暴雨。為嚴防地質災害,7月21日晚,縣自然資源局迅速啟動應急響應,嚴格執行24小時領導帶班值守,全面排查地災隱患點,加密監測高陡邊坡。同時,積極協助鄉鎮開展地質災害防御,組織指導危險區域群眾轉移,連夜轉移群眾47戶105人,堅決筑牢汛期生命財產安全防線。(縣自然資源局 陳戀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