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名篇、學習奧數(shù)、學唱閩南歌謠、做手工面食……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小文(化名)在安溪縣龍門鎮(zhèn)寶蓮堂公益閱讀中心又度過了愉快的時光。據(jù)了解,該中心雖然才開放一個多月,但已經吸引周圍村莊的不少小學生前來看書、學習,南安、廈門等地志愿者也在周末前來輔導孩子,豐富多彩的活動讓這里成為山村孩子周末的樂園。

施東文老師幫孩子分析數(shù)學題
中心每周日開放 越來越多孩子參與
11月8日一大早,小文就跟著同學來到寶蓮堂公益閱讀中心,到達時,已經有不少小伙伴在看書。當天上午,原福觀小學校長施東文來到中心給孩子們輔導數(shù)學題,家庭作業(yè)里,深奧的數(shù)學題在他的講解下,變得容易了。“天一光,早起床,一日時間無多長……”以說快板藝術風靡安溪的黃桂生,當天也來到公益閱讀中心,他把真善美的正能量融進了快板里,孩子們一邊拍著節(jié)拍,一邊跟著念,其樂融融。中心食堂陳振發(fā)師傅則煞費苦心地買來制作面食的模具,教孩子們動手揉面,壓制面食……
記者了解到,寶蓮堂公益閱讀中心位于龍門鎮(zhèn)觀山村,有圖書室、休息室、廚房等。這里原來是一座古厝,安溪縣龍門鎮(zhèn)寶蓮堂公益協(xié)會將古厝裝修了一下,通過動員社會力量,在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共接收到捐獻的幾千冊圖書,并成立“寶蓮堂圖書室”,無償向社會尤其是少年兒童提供。
今年9月底,中心正式對外開放,每周的周日為開放時間,至今已經舉辦七期。中心實行封閉式管理,有專門的志愿者老師督促輔導學生完成作業(yè)和閱讀指導,一開始來的孩子只有十幾個,后來逐漸增多,達到四五十個,以小學生為主。這些孩子,有的是留守兒童,父母在外地上班,更多的是父母忙上班,無法督促指導他們。
志愿者前來輔導 熱心人捐款支持
據(jù)介紹,中心倡導讓更多的社會愛心力量走進寶蓮堂公益協(xié)會,關注孩子的教育健康成長問題,促進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用愛去點亮孩子的未來。開放儀式上,中心聘請廈門著名的“嘉庚精神”解說員林忠陽老師到場,為孩子們講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嘉庚精神。來自龍門中學的馬育生老師,幾次來給孩子們教授書法,小學高級教師沈南平老師則指導孩子們閱讀和寫作。
國慶期間,龍門鎮(zhèn)山美村駱國強先生向圖書室捐贈2000元,江蘇高橋閥門有限公司蘇溪林先生捐贈1000元。廈門的書畫家王少武、畫家曹夢海夫婦來到寶蓮堂公益協(xié)會為孩子教授書法。曹夢海老師還指導孩子們寫詩。
10月18日,來自廈門的剪紙非遺傳承人洪志標老師來到中心,帶來了精彩的剪紙技藝。一把剪刀,一張紅紙,把孩子們引入到奇妙的剪紙世界里,他們在洪老先生的指導下,從對稱的圖案學起,剪出了圓圓的窗花、大紅的囍字……11月1日,來自南安詩山的福建省高心靈助學公益服務中心一行的5位老師,也很早就來到中心,她們帶孩子們朗讀古典文學,學習傳統(tǒng)文化,觀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視頻。
集體過起生日 融入感恩教育
10月18日當天,中心還專門為11月份出生的小朋友慶祝生日。當天,一位愛心人士送來了大蛋糕,蛋糕上寫著“感恩”二字。“希望孩子們知道,自己的生日其實是母難日。要懂得感恩,懂得分享,懂得愛和奉獻。”10月25日重陽節(jié),中心則讓孩子們動手制作各種面點,蒸熟后帶回家里孝敬自己的父母,讓孩子們向長輩表達感恩之情。
小文的母親林女士說,他們是龍門鎮(zhèn)山頭村人,她和丈夫長期在廈門打工,讀三年級的小文平時由奶奶照顧。“我和他爸爸常年在外,他奶奶不懂得輔導小文作業(yè),孩子到寶蓮堂公益閱讀中心后,有老師幫他們輔導,真是太好了。”林女士表示。(記者 吳志明 通訊員 白南華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