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案工作、刷劇、深夜追小說——當代年輕人的用眼習慣正悄然透支著眼部調節能力。“近疲勞正變得越來越年輕化,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問題。”泉州愛爾眼科醫院視光科主任尤秋英表示,她在臨床接診中發現,35歲左右出現近疲勞癥狀的患者越來越多。

近疲勞年輕化趨勢明顯
曾經被稱為“老花眼”的視覺問題,如今學界賦予其新名稱“年齡相關視覺功能衰退”(簡稱“近疲勞”)。這一改變旨在打破“老花即衰老”的固有觀念。泉州愛爾眼科醫院視光科副主任溫岱宗介紹,正常情況下,沒有近視的人多在40多歲開始出現老視癥狀,但現在的臨床數據顯示,近疲勞的發病年齡已大幅提前。“我們接診的最年輕患者僅有32歲,每天使用電子設備超6小時的人群,疲勞風險明顯提高。”數字化生活方式正在改變眼部健康的發展軌跡。長時間緊盯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睫狀肌持續緊張,加速晶狀體調節功能衰退。溫岱宗醫師解釋,如果把眼睛比作照相機,近疲勞就相當于相機的“自動變焦組件”晶狀體和睫狀肌開始力不從心。
早期癥狀與個性化解決方案
近疲勞的典型癥狀包括:看近處不能持久,出現暫時性視物模糊或重影;眼痛、眼脹、眼困倦感;甚至可能伴有頭痛、頭暈、惡心等全身癥狀。“許多年輕患者最初以為只是眼睛疲勞,往往等到癥狀持續才就醫。”尤秋英主任表示,當出現需要把手機拿遠才能看清、眼睛易酸脹頭痛時,應引起警惕。面對近疲勞問題,泉州愛爾眼科愉閱視光中心能根據患者的用眼習慣和眼部狀況,提供個性化定制方案。對于習慣框架鏡的人群,中心提供手機鏡、漸進多焦點鏡片等多種選擇。對于傾向接觸鏡的患者,中心提供多焦軟鏡等解決方案。尤秋英主任介紹:“我們的專業團隊以精準驗配多功能全視程眼鏡為核心,打造‘全視程視覺矯正’‘眼健康微體檢’‘近疲勞、視疲勞管理’,致力于為成人群體提供‘全視程’視覺健康管理方案。每一副眼鏡都需要經過‘5+9’嚴格流程——五位專業的視光人員,九項技術檢查,確保顧客配戴放心、舒心的眼鏡。”

科學預防與專業干預并重
應對近疲勞,預防勝過治療。溫岱宗醫師建議,應確保光線充足均勻,避免在昏暗環境下用眼。屏幕與眼睛保持適當距離,姿勢端正。晚上使用電子設備時必開臺燈,切忌關燈玩手機。定期讓眼睛休息同樣重要,避免過度用眼。對于已經出現近疲勞癥狀的人群,泉州愛爾眼科醫院提供全面的視覺功能評估和干預方案。“我們近期接診的46歲患者李先生,有軟鏡配戴史,ADD+1.25,經過全面檢查和試戴后,成功驗配了多焦軟鏡。”溫岱宗醫師表示,“針對不同患者的需求,我們可以提供框架鏡、接觸鏡乃至手術等多樣化解決方案。”泉州愛爾眼科醫院積極倡導“家庭眼健康關愛計劃”,提出“呵護眼健康一年一眼檢”的預防理念。醫院通過專業的視光團隊和先進設備,為每一位顧客提供個性化的視覺解決方案,讓各年齡段人群都能享受到清晰舒適的視覺質量。(尤秋英 吳斌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