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微信在朋友圈中廣為流傳:這幾天泉港、崇武,最好不要買海鮮,昨日有一艘走私油船被海警追,直接把70噸原油傾瀉入肖厝港附近海域,請相互轉告!
記者隨后采訪了解到,3月6日晚,泉港后龍灣海面受到輕質柴油污染,懷疑為一艘走私油船泄油所致。昨日,相關部門介紹,事發海域水質恢復到I類清潔程度。
事發 6公里水域有溢油帶
昨日下午,泉港區后龍灣沿岸海面沒有明顯的油膜、浮沫或者其他漂浮物。此前的7日至9日,泉港肖厝渡口到峰尾幾公里的沿岸海面,漂浮著薄薄的油沫層。在讀者陳先生早前給記者發來的視頻中可以看到,一些被海浪推到岸邊的水含有油污,呈灰、黃、藍、紅等各種顏色。
根據泉港區海域船舶污染應急指揮部出具的報告顯示,3月7日下午5時40分,泉港區海域船舶污染應急指揮部接到泉港區農林水局來電稱,在興通碼頭以東海面有油污,在指揮部指揮協調下,泉港海事處及區農林水局分別派出執法船艇從海上以及從陸上沿岸派出執法人員前往現場,并通知轄區清污公司做好清污準備。執法人員抵達現場時發現,在福建聯合石化油碼頭東側發現薄層油類漂浮物。3月8日上午,泉港海事處及區農林水局執法人員再次分別從水陸兩路陸續前往現場,發現在肖厝渡口至興通金臘碼頭之間約6公里水域有溢油帶,呈薄層漂移在海面,在東港石化碼頭至振戎石化碼頭附近水域溢油相對集中。
據了解,海上油污自7日上午就已存在。初步判斷,海上溢油為輕質柴油。
調查 或因走私油船躲避追捕排油入海
據介紹,經泉港多個部門聯合對到港及在港運輸船舶的排查,初步排除到港及在港運輸船舶違法和石化公司漏油的可能;對沿岸現場排查,排除陸源企業造成影響的可能。
那海面上漂浮的輕質柴油到底從何而來?泉港區海域船舶污染應急指揮部向福建海警二支隊二大隊了解得知,該大隊于3月6日晚11時左右,在湄洲灣追捕一艘涉嫌海上走私成品油的油船,追擊海域約從峰尾至振戎石化碼頭附近養殖區域。該船系由漁船改裝的油船,載重70噸—80噸。該船在逃避檢查過程中,駛入振戎石化碼頭養殖區,因受水深限制,執法船艇無法進入養殖區,追捕未果。
鑒于涉嫌走私小油船所航行區域與油污帶出現的區域基本吻合,有關部門初步推斷該船逃逸途中有排油入海的可能,為造成此次海上溢油污染的嫌疑船舶。
進展 水質恢復至優良
發現油污后,泉港區農林水、環保以及海事部門密切監測該海域情況,同時聯系專業清污公司對漂浮油污進行清理,9日,海面油污已經大為減少。
泉港海事處周處長告訴記者,昨日他們和其他部門人員繼續前往現場跟蹤,海面幾乎看不到漂油層,加上昨日下雨,海面清潔程度大為好轉。不過,水質情況還需以海洋與漁業部門的監測報告為準。
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環保科洪科長介紹,事發海域水面附著物已經散去,通過對事發海域水質化驗,水質已經恢復到I類清潔程度。
對于一些市民對附近海域海產品是否受影響的擔憂,據了解,后龍灣一帶主要為灘涂養殖,而崇武等較遠的海域海產品受影響程度有限。(記者 廖培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