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觀音座蓮野外回歸活動在龍巖市永定區永興國有林場舉行。
福建觀音座蓮是我國特有的珍稀蕨類植物,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其分布范圍在福建、浙江、湖南、湖北等地的深山溝谷,野生種群數量因棲息地破壞等因素呈急劇減少態勢。為扭轉這一局面,人工繁育與野外回歸成為物種保護的關鍵舉措。
當天回歸的人工繁育福建觀音座蓮種子,是深圳市蘭科植物保護研究中心團隊歷經5年技術攻關,成功突破孢子萌發、幼苗馴化等技術難題,培育出適應性強的優質種苗。在移栽過程中,團隊嚴格遵循原生境匹配原則,對種植區域的土壤成分、濕度條件、郁閉度等生態參數進行精準調控,并同步建立長期監測體系,通過定期跟蹤幼苗生長動態,確保回歸成效。
據悉,此次福建觀音座蓮野外回歸活動在全國尚屬首例。
“福建觀音座蓮的回歸將直接助力區域生物多樣性提升。其根系具有固氮能力,能改善土壤肥力;寬大的葉片可截留雨水、減少地表徑流,對維護水土平衡具有積極作用。”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三級調研員賴文勝表示,回歸后,種群擴大將吸引更多昆蟲、鳥類等依賴其生存的物種,形成更完整的生態鏈。
(記者 戴敏 通訊員 熊川 湯勝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