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22日訊(通訊員 陳偉來 沈悅 閩南網記者 柯嘉進 文/圖)電動自行車以其經濟便捷的特點,成為群眾短距離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伴隨其數量激增,違規停放、充電亂象、質量缺陷等問題交織疊加,導致火災事故頻發,嚴重威脅公共安全。近期,詔安縣緊緊圍繞標本兼治、疏堵結合等關鍵環節,推動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提速增效。
壓實責任鏈條,凝聚整治合力。以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為突破口,詔安縣建立常態化專班推進機制,定期組織召開工作專班會議,明確部門、鄉鎮職責,細化生產銷售、停放充電、非法改裝等環節責任細化到崗、落實到人。會上總結各專班在違規行為查處、充電樁建設、宣傳教育等方面梳理了各工作專班階段性整治工作成效,聚焦老舊小區充電設施不足、群眾安全意識薄弱等堵點、難點問題,通過“集中會商、靶向施策”制定針對性方案,推動整治精準落地,筑牢安全根基。
部門聯動攻堅,消除安全隱患。縣專班組采取“日查+夜查”等形式,深入沿街商鋪、住宅小區等重點場所,聚焦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違規充電、飛線充電、人車同屋、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等突出問題,同步檢查停放場所及充電區域消防設施、器材配備情況。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當場制止,隱患問題立即要求整改清除,并督促相關負責人強化消防安全管理。同時,明確物業企業負責公共區域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管理責任,推動其將電動自行車火災防控納入日常工作,加強電動車存放、充電管理,建立長效機制防止問題出現“反彈”現象。
強化宣教引導,提升安全意識。依托“五進”宣傳工作,詔安縣發動宣講隊、鄉鎮網格員、消防志愿者等基層力量,深入商場、市場、高層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銷售網點等場所,通過“敲門行動”“擺攤設點”等方式向群眾普及電動自行車違規充停、“飛線充電”等行為的嚴重危害,張貼“樓道禁止停放電瓶車”海報引導群眾養成規范充電、安全停放的良好習慣。借助消防宣傳車“走街串巷”開展公益廣告宣傳共35余次;利用樓宇電視、戶外LED屏等媒介,全天候滾動播放安全公益廣告和警示片,有效營造了全社會關注安全、參與安全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