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生產安全事故頻發,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重大損失。為扎實推進有限空間作業專項整治行動,督促工貿企業深刻吸取類似事故教訓,持續強化有限空間作業風險防控,不斷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廈門市應急管理局通過本報公布一起有限空間執法典型案例。
案情回顧
違反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規定 一工貿企業被罰款1.4萬元
2025年4月,廈門市應急管理局執法人員對某工貿有限公司進行安全生產執法檢查時,發現該公司污水處理井未按照規定設置明顯的有限空間安全警示標志,雖制定了《有限空間事故現場處置方案》,但未按規定組織有限空間現場處置方案演練。執法人員要求該公司立即整改,并依法對該公司進行立案調查。經查,該公司未按照規定設置明顯的有限空間安全警示標志,違反《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規定》第十一條規定;未按規定組織有限空間現場處置方案演練,違反《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規定》第十條規定。依據《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規定》第十九條第一項規定,對該公司處以人民幣3000元罰款;依據《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規定》第二十條第二項規定,對該公司處以人民幣1.1萬元罰款。合并對該公司處以人民幣1.4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以案釋法
看似小問題 實為麻痹大意
廈門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工貿企業未在有限空間出入口等醒目位置設置明顯的有限空間警示標志,未按規定組織有限空間現場處置方案演練,看似都是小問題,實則是企業疏于管理,對有限空間的危險性認識不足的一種表現,容易使企業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麻痹大意,造成事故的發生。有限空間作業環境復雜,危險系數較高,極易發生群死群傷的較大生產安全事故,企業要強化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工作,認真做好有限空間作業風險辨識,加強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通過本案,警示企業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切實做好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加強有限空間作業風險防控,不斷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有效防范遏制有限空間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法條
(一)法律依據
《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規定》第十條規定:工貿企業應當制定有限空間作業現場處置方案,按規定組織演練,并進行演練效果評估。
《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規定》第十一條規定:工貿企業應當在有限空間出入口等醒目位置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并在具備條件的場所設置安全風險告知牌。
(二)處罰依據
《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規定》第十九條規定: 工貿企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一)未按照規定設置明顯的有限空間安全警示標志的……
《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規定》第二十條規定:工貿企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并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二)未按照規定制定有限空間作業現場處置方案或者未按照規定組織演練的。
答疑
有限空間作業如何防范風險
污水井、地窖等有限空間內,如果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者含氧量不足等情況,作業危險性很高。“沒有聞到或看到任何危險,應該沒問題。”“都檢查過了,沒問題了,就不用測試儀器了吧。”“萬一出事捏住鼻子、屏住呼吸抓緊跑就行!”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大錯特錯了!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風險也愈發凸顯。如何更好地防范燃爆、缺氧等安全風險,減少安全事故發生概率?這些安全知識你必須知道。
有限空間是指封閉或者部分封閉,未被設計為固定工作場所,人員可以進入作業,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者含氧量不足的空間。有限空間分為地下有限空間、地上有限空間和密閉設備3類,常見的有限空間包括地下管溝、暗溝、廢井、地窖、檢查井室、沼氣池、化糞池、污水處理池、酒糟池、發酵池、腌漬池、紙漿池、貯(槽)罐、車載槽罐、窯爐、鍋爐等。有限空間作業,是指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實施的作業。
有限空間作業存在的主要安全風險包括中毒、缺氧窒息、燃爆以及淹溺、高處墜落、觸電、物體打擊、機械傷害、灼燙、坍塌、掩埋、高溫高濕等。在某些環境下,上述風險可能并存,并具有隱蔽性和突發性。引發有限空間作業中毒風險的典型物質有:硫化氫、一氧化碳、苯和苯系物、氰化氫、磷化氫等。
有限空間作業必須遵循“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原則。一要注意作業審批,作業前審批負責人對作業方案、人員和設備等進行審批,未經審批不得擅自開展作業;二要注意氣體檢測和通風,作業前應進行針對性氣體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作業;三要注意安全作業,在確認作業環境、程序、安全防護設備和個體防護用品等符合要求后,作業現場負責人方可許可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四要注意實時監測與持續通風,作業過程中,應對有限空間作業面氣體進行實時監測,并持續進行通風;五要注意作業監護,作業時監護人員應在有限空間外全程持續監護,不得擅離職守;六要注意異常情況緊急撤離,作業期間作業人員應保持高度警覺,一旦出現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情況,應立即中斷作業,撤離有限空間。
(廈門日報記者 劉艷 通訊員 方學進)